构建高效课堂策略之二: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合作学习是立足于现代教育的高度,针对传统班级教学存在的弊端,从改革教学组织形式的角度出发引入课堂的。他不仅是一种教学组织形式,更是一种教育思想和教学策略。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合作学习成为新课改积极倡导的组织形式,但合作学习也具有较强的开放性、自由性,如调控不当,教学效果低效或无效,流于形式。如何使合作学习确确实实落到实处,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呢?1、创设宽松、平等的合作氛围。学生只有在宽松、民主、和谐自主的环境中,才能思路开阔,思维敏捷,才能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营造这样的心理氛围,需要教师站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以“未知者”的身份与学生一起学习,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发扬教学民主,充分信任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敢于、乐于回答问题。同时努力促成合作小组成员间相互依赖的关系,提高小组凝聚力,指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小组和班集体之间的关系。2、合理分组,优化合作小组的组合。合作学习的前提是组建合作学习小组。组建小组是,应根据学生的学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个性特长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搭配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要有适合这个小组的学习目标和合理的能力结构,小组间也要均衡,没有明显的差距,势均力敌、平等竞争。这样在合作中鼓励学生平等相处,取长补短,能有效提高合作效率。3、制定适宜的合作目标。合作学习是一种目标导向活动。追求教学在认识、情感和技能上的均衡达成。在合作过程中,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为单位制定学习目标,小组目标一旦确定,每个成员必须遵从,并在学习合作的过程中,每个小组成员不仅要努力达成个人目标,而且要帮助同伴实现目标,通过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4、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学生具有良好的合作技能是合作学习成功的重要保证,但学生的合作技能的形成和发展却不是自然而然的过程,需要教师有意识依照学生的年龄特点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和训练。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一方面可以正面直接传授,在小组合作前提出明确的要求,或者在小组合作过程中适时的提供指导。另一方面通过创设情境,促使学生在实际合作中学会如何与其他成员共同完成学习任务。5、合作学习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合作学习有效与否,成功的关键同教师的引导和参与密不可分。教师的参与主要表现在:师生共同确定学习内容和目标;教师教给学生方法,提出明确要求;教师巡视各小组合作过程;教师组织全班交流,共享学习成果。在学生小组合作整个过程中,教师不是更清闲了,而是负担起更大的管理和调控职责。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学形式和策略,是教师在教学中为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发展的一种策略选择。和其他学习形式一样,并不能适用于所有的教学环境和内容,只有灵活的选择教学策略才能真正的使课堂走向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