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的重中之重——养成教育定边县第三小学张寒碧【摘要】好习惯成就大未来。一个人良好习惯的养成应该在青少年时期,我们都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在家庭教育中尤为重要。本文就家庭教育中习惯培养的重要性、家庭教育中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两方面入手,谈谈自己的看法。【关键词】家庭教育养成教育训练英国教育家洛克说:“一切教育都可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往往自己的幸福都归结于自己的习惯。”中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啊,好习惯成就大未来。一、家庭教育中习惯培养的重要性几乎所有家长无一例外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却很少有人从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入手。殊不知那些成功人士都有良好的习惯。好习惯要从小时候开始培养,儿童时期养成好习惯特别重要。儿童可塑性大,模仿性强,既容易养成好习惯,也容易养成坏习惯。而坏习惯一但形成,就很难改变。有些坏习惯,还会继续发展,对人一辈子起坏作用。有些家长把孩子的坏习惯不当回事,不加注意。有的家长嫌麻烦,不肯多下功夫。人们常说:小孩子面前无小事。小事不重视,将来就可能发展成大事。小事怕麻烦,长大了就会出大麻烦。还有不少家长主要关心孩子的学业成绩,殊不知知识质量的提高与加强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训练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不可能牢固地掌握各科知识,并以最优化的方法去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学习心理研究证明,高效率的学习,要以上课时集中注意听讲,积极思维为前提。为了培养孩子全神贯注、专心致志的品质,就要要求学生严守课堂纪律,严格遵守作息制度,养成课前预习,课内专心听讲、课后及时复习等良好的学习习惯。一个勤学刻苦,文明礼貌的孩子成绩必然好。反之懒惰、不守纪律、不爱学习,即使自己脑子再灵,学习成绩也不行。许多高考状元在介绍他们取得成绩原因时有一个共同点:即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所以要求孩子全面发展,首先要重视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有利于孩子成才、成人;有利于家庭和睦幸福;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可以使孩子修养更高,行为更规范,成为一个有教养的文明人,它为孩子成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种种事例告诉我们从小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是多么的重要啊。二、家庭教育中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在家庭教育中的养成教育内容是十分广泛的。既包括行为习惯的培养,也包括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的培养。比如,培养文明礼貌的习惯、孝敬父母的习惯、生活讲秩序的习惯、劳动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等。(一)应该从训练着手训练的方法有很多,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要根据孩子的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性格气质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在训练中,如果家长过于严格,孩子往往会产生“逆反情绪”,会厌恶习惯训练,逃避习惯培养。所以训练中一定要注意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要根据孩子的天性和个性来培养习惯。应该把“苦练”与“趣练”结合起来。比如,在训练中增加一定的游戏性。如培养文明礼貌的习惯,家长可以与故事、童话、儿歌、音乐等形式结合进行,让孩子在愉快、生动有趣的氛围中接受行为训练。又如训练孩子的劳动习惯,可以把打扫卫生与美化居室结合起来,把家务劳动与学习简单的修理、烹调技术结合起来。总之,不能一味苦练,要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把枯燥的训练变成饶有兴趣的活动,孩子就会兴致勃勃地主动参加训练了。对于那些已经养成不良习惯的孩子,首先,要抓住积极因素,耐心疏导,使其走上正轨。疏导时要找好突破口,孩子千差万别,没有什么绝对好的方法,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比如,有的孩子不爱洗手,不讲究卫生,家长怎么说也没有用。家长发现这个孩子特别喜欢看科幻故事,就利用这个特点疏导,帮孩子找一些和卫生知识有关的科幻故事,孩子在满足需要的同时提高了卫生习惯;有的孩子爱运动,家长可以在运动中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有的孩子喜欢画画,家长可以在孩子画画的时候培养好习惯等。此外,用孩子的特长作为突破点也是很好的方法。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