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练笔”成就精彩妙文“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良好的练笔习惯对语文的写作尤为重要。课外练笔,一直是语文教学大纲倡导的内容之一,养成良好的练笔习惯,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课外练笔的内容可以不拘一格:一段思想火花、一则日记、生活学习中的灵感观看电影节目后的小评论、跟父母的交流、跟亲朋好友的通信、跟同学之间的一次误会、对自然对社会的某种认识,老师的鼓励和批评、学习中的一点收获等等,都可以让学生以练笔的心态对待。这些都是生活的记载,是学生成长旅程中的一串串脚印,我们应鼓励他们去创作。可以想知,学生们投身其中其乐无穷,这种写作的欲望极大的激发促进了他们写作水平的提高。课外练笔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写成一篇完整的作文,也可以是一段描写,一次心情的抒写,一点收获的记载,一种观点的表达,一些人物的评论,一次学习的质疑…...哪怕就是简单的一段记叙、描写、抒情、说明或议论,如果学生不断练习,不断积累,就不会在写作过程中囊中羞涩而找不到源头活水的写作灵感了,如果在练笔过程中不断追求完美,精益求精,甚至还可能达到古文豪那种“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那种妙笔生花的境界呢。课外练笔的指导应该讲究科学性和实效性。首先,教师要使学生明确练笔的目的任务,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步骤,并善于激发学生的练笔兴趣,创设练笔的情境,培养学生自觉练笔的好习惯,让学生在愉悦、积极的心态中得到练习,并在练习中提升。教师还要始终发挥学生学习的导向作用,比如在指导想象性练笔中,既要鼓励学生想象力的“信马由缰”,也要引导学生想象的合理性、科学性。同时,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及时有效的帮助和指导,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的发展。其次,课外练笔的评改要到位。学生在平时的作文练习中总会出现多种问题,如错别字,语句不通顺,文不对题,主题不鲜明等,如果学生只为完成练笔任务而随便写点,教师的评改和指导不到位,对于学生提高写作能力又有什么帮助呢?另外,教师应定期对课外练笔进行总结,并对其中的优秀作品以一定的形式和方法加以展示和鼓励,既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又可以促进学生间的相互交流,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尊重和认可,从而增强自信心和自豪感,练笔兴趣也就越来越浓厚。如果让学生学会练笔,勤于练笔,善于练笔,用自己的手和思想去记载生活的点点滴滴,在教师的指导下不断成长,我相信学生都会在练笔中不断进步,写作将会获得更多的源头活水,他们将会在不断的勤学苦练中成就许多精彩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