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数学课堂问题情境的创设【摘要:】创设问题情境已成为一线教师所公认的教学方式之一。创设问题情境学习数学不仅符合数学学科知识间逻辑性强的特点,而且符合小学生好奇、好想象的身心特点,为学生有效学习数学打开了阀门。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中通过师生共同的探究、操作等活动进行学习让学生获得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活动经验和基本数学思想。创设问题情境进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合作能力。数学作为一门有严密逻辑的学科,在培养学生的创新和探究能力方面起着重头戏的作用,数学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而问题情境大多是与生活相关的问题,所以在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中学生更愿意、更有优势大胆地创新,在小组合作讨论中提高自身的探究能力和合作意识。【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问题情境;影响因素;策略一、小学数学创设问题情境的意义。当代数学家哈尔斯说的:“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说:“在数学的天地里,重要的不是我们知道了什么,而是我们怎么知道什么”数学的学习中注重的是如何获得知识经验,即获得知识经验的过程和方法。而小学数学课堂中创设问题情境则为达到这一目的提供了可能。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即教师在课堂上创设的一种适合学生学习的课堂环境。关于“问题情境”有人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定义为:教学中个体觉察到的一种有目的但又不知如何达到这一目的的心理困境,也就是学生所接触的内容用原有的知识不能解决时的心理状态。小学数学教师从学生生活实际和数学教学的目标出发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将生活问题“数学化”,然后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的过程。其中的“数学化”指运用数学的方法观察学生的现实世界,分析研究各种具体现象,并加以整理组织。数学课堂中创设问题情境需要教师在深入了解数学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实际的基础上进行。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主要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部分。创设问题情境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应按照教学内容的不同而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需要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进行教学,一定要在深入研究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考虑要不要创设情境和创设怎样的情境。例如空间与图形领域的教学中适宜创设动手操作的情境,通过学生自己的动手操作和探究活动以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二、影响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因素。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小学数学课堂非常重视创设问题情境,创设情境是一种策略,更是一种智慧,创设好了有助于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需要数学”。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数学的头脑去观察、思考生活,去体会生活中的数学。但并不是创设的每一个问题情境都能达到创设的目的,创设没用的问题情境只会占用课堂时间,起不到任何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通过观察和访谈,发现有以下创设问题情境的影响因素。(一)理论素养。教师作为课程的实施者,在教学中起着主导性作用。虽然我们的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教师的作用仍是教学关注的焦点。创设问题情境进行教学作为新型的教学方式,教师是其创设者,不可避免的,教师自身方面的很多因素也就直接和创设问题情境的效果挂钩。基础教育课程的不断改革和数学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对小学数学教师队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个优秀的小学数学教师不仅要有良好的教学能力,而且要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创设问题情境进行教学作为逐步成熟并有效的教学方式,受到教师们的青睐,要使创设情境达到预期的目的,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的高低至关重要。一个教师他只有在学习先进教育理念的过程中在心理上接受了创设问题情境进行教学这一教学方式,明确创设问题情境的目的,才有可能在他的数学教学实践中去运用它进而创设问题情境,完成高质量的教学。一节数学课需不需要创设问题情境,创设怎样的问题情境,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在这一过程的实施中起着间接性辅助作用。(二)教材的把握。教材作为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依据,教师对教材的把握程度直接影响到创设问题情境的目的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