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次做得多一点,好一点容易,难得的是比别人坚持的时间更久一点。这需要有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更需要有一种让努力变成习惯的毅力。比别人所要求的多做一点,比自己所能做的再做好一点,长此以往,永不懈怠不仅是在不断超越自己,更是在让努力成为一种习惯。人只有在不断自我超越、自我努力中才能持续成长,而生命也会在持续成长中不断完善,最终走向成熟。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我给大家分享一个最近在网上很火的公式:在公式中,365次方代表一年的365天,1代表每一天的努力,1.01表示每天比别人多做一点点,0.99代表每天少做一点点,结果它们是37.8与0.03的区别。1.02表示每天比别人又多做一点点,0.98代表每天又少做一点点,结果它们是1377.4与0.0006的差距。我们由此得出了一个道理:成功没有捷径,就是每天比别人多努力一点点。有些同学或许会问,数学公式毕竟只是公式,它跟人的生活与成功能一样吗?老师昨天看到这个公式以后也在心中这样质疑,但我发现这个道理很快就被生活中的一些实例所验证了。在大家的心中中,新东方学校的创始人俞敏洪成功,阿里巴巴集团的创始人马云成功,焦点访谈原主持人敬一丹很成功,毛主席很成功那个,现在的国家主席习大大很成功,可是他们不都是经过了千辛万苦的努力才走到他们那个位置的吗?论资质,他们中的一些人资质甚至不如在台下的各位同学们,这其中的马云参加了三次高考才勉强考上了一个专科学校。这个道理不仅在成功的人身上灵验,在我们学校也同样灵验。我们有很多同学成绩非常好,当然不是他们天生成绩就好,只是因为在他们身上努力成为了一种习惯。给大家举个例子,九三班的韩永强,每天早上起来,我听到的第一个读书的声音总是他,我想细心的九年级同学应该与我一样注意到了这件事。相同的,几乎每次饭后进班最早的还是他,还有一些同学原本学习成绩不是很好,但经过努力成绩有了很大的变化,而且这种好势头在持续发展,例如九五班的王龙新,九四班的李扬、杜凡龙等,可能每个班都有这样的同学,那么在这些同学身上努力正在变成一种习惯。我们还有一些老师,是刚加入我们教师队伍没多久的新老师,论教学经验不如我们有经验的老教师,但这些老师凭着努力使教学成绩走在年级的前面,例如马春燕老师、王文婷老师等等,同样他们也是凭着努力,凭着比别人多做那么一点。一位成功学教授被邀请到一所高等学府为同学们演讲。面对台下喧闹的同学这位教授开头的第一句话就是问同学们:"你们有谁知道两点之间最短的距离是什么?"很多同学听了这样一个问题后很不以为然,甚至有点嗤之以鼻,心里想:"这算什么教授,这么简单的问题也说得出口!"一位同学站起来有点不屑一顾地说:"这个问题连小学生都知道,两点之间最短的距离不就是直线吗?"教授铿锵有力地说道:"错!两点之间最短的距离有可能是直线,也有可能是曲线!"看着同学们一脸的震惊和迷惑,教授接着解释了所谓的距离: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距离?距离是路程的远近吗?距离是直线的长短吗?都不是。真正的距离是从起点成功地到达终点所经历的一切,无论受挫还是顺利。从几何学角度来说两点之间最短的距离确实是直线,但从现实生活中来说,这条直线不一定能够把你从起点成功地带到终点。这样的距离看起来最短,实际上很长,甚至会把有可能的事情变成不可能。你走过的路,会成为回忆里的风景;你所有经历会成为你的财富;你曾经的负担会成为你的礼物;你受的苦,会照亮你未来的路。把努力成为你的一种习惯,而不是一时的热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