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头几只毛笔,一小块墨,加上一些清水,就能绘出气韵生动的图画,中国画家功不可没,几千年来,他们不断探索、实践、总结、创新,形成了一套完备的、异于西方绘画的、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哲学观和审美观于一体的绘画体系。让外国人赞口不绝,叹为观止。今天我们就来一点一点感受国画的魅力。首先,一、我们先要了解一下国画的工具;笔墨纸砚笔毛笔以其笔锋的长短可分为:长锋、中锋、短锋笔,性能各异。长锋容易画出婀娜多姿的线条,短锋落纸易于凝重厚实,中锋、短锋兼而有之。根据笔锋大小的不同:毛笔又分为小中大号。笔毫的原料上来分:曾有兔毛、白羊毛、青羊毛、黄羊毛、羊须、马毛、鹿毛、麝毛、獾毛、狸毛。从性能上分:则有硬毫、软毫、兼毫。笔管的质地来分:鸡毛竹、斑竹、棕竹、紫擅木、鸡翅木、檀香木、楠木、花梨木、况香木、雕漆、绿沉漆、螺细、象牙、犀角、牛角、麟角、玳瑁、玉、水晶、琉璃、金、银、瓷等,不少属珍贵的材料。墨常用制墨的原料有油烟、松烟两种。油烟墨:是以动物、植物油脂炼烟而成。松烟墨是以松木炼烟而成。纸中国画在唐宋时代多用绢,到了元代后才大量使用纸作画。国画用的纸,它是是用青檀树作为主要原料制作宣纸。宣纸产生于安徽泾县,古代属宣州,故成为宣纸。宣纸分为生宣和熟宣和半熟宣。生宣遇水容易晕染,熟宣不易晕染。生宣适合书法和写意。熟宣适合工笔画。砚砚台我国最有名的砚是其中以广东肇庆的端砚、安徽歙县的歙砚、甘肃洮州的洮河砚、山西绛县的澄泥砚最为突出,称“四大名砚”。歙砚shetao颜料国画颜料分为矿物颜料、植物颜料、金属颜料、动物颜料、人工颜料。国画也叫丹青,丹是指朱红色,青是指青色。这两种颜色不易褪色,有句成语叫“丹青不渝”比喻坚贞。有位画家叫陈丹青,他父亲喜欢文天祥的一句“留取丹心照汗青”,所以起名丹青。二、中国画的分类:中国画的“画分三科”,人物、花鸟、山水,表面上是以题材分类,其实是用艺术表现一种观念和思想。所谓“画分三科”,即概括了宇宙和人生的三个方面:人物画所表现的是人类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山水画所表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花鸟画则是表现大自然的各种生命,与人和谐相处。三者之合构成了宇宙的整体,相得益彰。这是由艺术升华的哲学思考,是艺术之为艺术的真谛所在。(哲学是关于世界的本质、发展的根本规律、人的思维与存在的根本关系的理论体系。)三、中国画与西洋画的区别1、中国画讲求“以形写神”,追求一种“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感觉:不强调自然界对于物体的光色变化,不拘泥于物体外表的肖似,而多强调抒发作者的主观情趣。油画则讲求“以形写形”,当然,创作的过程中,也注重“神”的表现。但它非常讲究画面的整体、概括。有人说,西洋画是“再现”的艺术,中国画是“表现”的艺术,这是不无道理的。(比如:中国画不讲解剖学,油画人物很重视解剖学。解剖学,就是人体骨骼筋肉的表现形状的研究。油画人作人物画,西方画家必须记住骨骼筋肉的名称,及其形状的种种变态,是一种很艰苦的学问。但中国画家从来不需要学习,中国画画人物,目的只在表现人物的姿态特点,却不讲人物各部分的尺寸和比例。故中国画中的男子,相貌奇怪,身首不称。女子则峨眉樱唇,削肩细腰。倘若把这些人物的衣服脱掉,其形可怕。但这非但无妨,却是中国画的好处。中国画欲求印象强烈,故扩张人物特点,故不用写实手法而用象征手法,不求形似,而求神似。)2、在透视的方法上,中国画与西洋画也是不一样的。透视是绘画的术语,就是在作画的时候,把一切物体正确地在平面上表现出来,使之有远近高低的空间感和立体感,这种方法就叫透视。西洋画一般是用焦点透视,这就像照相一样,固定在一个立脚点,一个焦点。中国画就不一定固定在一个立脚点作画,也不受固定视域的局限,它可以根据画者的感受和需要,使立脚点移动作画,把见得到的和见不到的景物统统摄入自己的画面。这种透视的方法,叫做散点透视或多点透视。3、中国画,特别是其中的文人画,在创作中强调书画同源,注重画家本人的人品及素养。在具体作品中讲求诗、书、画、印的有机结合,并且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