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热点:美国历史上的危机与契机自2008年开始于美国的“次贷危机”,迅速席卷了整个世界,各个国家如临大敌,纷纷采取一系列克服危机的措施,如美国奥巴马政府促使国会通过一揽子救市方案;中国政府迅速实施四万亿的扩内需计划;英法日德等国及广大发展中国家都采取一系列措施希望增强本国抗击这场危机的能力,早日摆脱危机实现经济复苏。同时世界各国还积极寻求合作,共同应对,如召开两次20国集团峰会等。本热点复习主要是把有关美国的历史进行梳理并思考美国历史上在各个方面遇到哪些危机同时掌握美国政府是采取何种措施来克服这些危机,以及这些克服危机的措施在美国历史上起到的重大作用。一、缺乏强有力的中央政府1、危机:美国独立初期,美国建立的只是一个邦联政府,没有国家元首,唯一的中央最高权力机构是邦联国会,但其权利有限,中央政府无权征税,也不掌握军队。而各州却是以独立主权之邦组成一松散邦联,各州拥有巨大的权力。各州有权征兵、征税和发行货币,财政政府更是各行其事,各州之间互设关卡,造成商品流通不畅。中央政府面对一些重大问题却无力解决。同时在这种体制之下这会矛盾激化,反抗斗争不断,1876年谢斯起义给邦联统治者以沉重打击。对中央政府软弱无能状态早已不满的联邦主义者和其他社会上层,迫切要求强化资产阶级的权力,完善资产阶级制度,建立一个强大的联邦政府取代邦联政府。2、措施:1787年来自各州的代表在费城召开制宪会议,经过与会代表的努力通过了一个以建立强大联邦政府为中心的宪法,这就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1787年美国宪法。宪法的核心内容:一是宪法规定美国是一个邦联国家,联邦政府权力高于各州权力。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如征税、募兵、发行钱币、对外和战以及使用武力恢复地方秩序等。各州只有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有一定的自治权,以发挥地方的积极性。二是确立权力的分立与制衡。宪法把国家大权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部分;三者独立平等互相制衡。3、成果:1787年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的政治的法律基础;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制,保障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使美国社会长期稳定,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联邦制的确立加强了国家的权力,联邦制度的实行既避免了邦联制的松散,又防止了中央权力的过于集中,既把各州团结为一个国家,又尽量留给地方政府一定程度的自治,有利于地方积极性的调动和创造性的发挥;进一步巩固了独立战争的成果,使美国革命得以完成。二、面临国家分裂面临国家分裂的原因:美国独立后,虽然制定了1787年宪法确立了强有力的联邦中央政府,但是这部宪法只是当时各种利益的妥协,存在着较明显的不足,如保护奴隶制度这一致命局限;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及西部领土的扩展美国北南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南方奴隶主阶级不仅要维护自己的利益,维护奴隶制度还从事罪恶的分裂国家的努力。北南双方矛盾的焦点集中表现在奴隶制的废除上。1861年南方奴隶主建立新国家,挑起分裂国家的内战。这是美国独立以来面临的重大危机。反分裂的措施:林肯政府领导美国人民同分裂势力进行了坚决的斗争。领导人民进行军事斗争,在战场上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战给南方奴隶主分裂势力以致命打击;同时联邦政府通过一系列的法案反击分裂势力捍卫国家的统一,如《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等。通过1861-1865年的内战维护了国家的统一,解放了黑人奴隶,避免了国家的分裂,使美国社会长期稳定,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三、美国:1929—1933年空前严重的经济大危机1、原因、⑴、根本原因: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⑵、主要原因:生产和销售的矛盾。这次危机前建筑业最先出现衰退,钢铁业和汽车业相继陷入困境⑶、在美国首先爆发的的具体原因:①广大劳动人民的日益相对贫困②过度的股票投机活动③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2、特点: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强、引发政治危机和世界局势动荡3、罗斯福新政的背景:美国社会的动荡:这次严重的经济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