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复习目标1、明确考试考点。2、熟悉常考题型。3、掌握答题技巧。考点梳理•1、感知内容•2、揣摩重点词句•3、体会作者感情•4、把握写作特色唐诗气象.flv古诗也疯狂.flv•自测:【中考链接】•(2010)塞上听吹曲唐•高适•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1.“雪”、“胡天”、“月明”、“羌笛”,“戍楼”勾勒出一幅图景。2.守关的军士在没有刀光剑影的戍楼间,吹奏着《梅花》乐曲,乐音如同真的梅花一样。借风飞遍关山.这种意境表达了诗人愿望。边塞雪夜(月)向往和平,没有战争熟悉题型及答题策略•(一)交流《塞上听吹曲》:•归纳考点一:概括诗歌画面,分析主旨情感。•命题方式:这首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答题策略】•概括诗歌画面:①地点+时间+主要景物的词概括组合。(诗中涉及到时间、地点的)•②主要景物词的概括组合。•分析主旨情感:①看诗题,抓题眼。②读诗句,抓关键词(带有感情色彩的词,如诗中常出现的“泪”、“恨”、“独”等)。③抓意象,分析特征。④抓题材,提取积累。•自测:【中考链接】•(2009)(三)小松•唐杜荀鹤•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注释]①时人:指普通的人。②凌云:直冲云霄。③始道:才说。27.“刺头”准确地勾勒出小松的外形特点,也写出了小松的精神。28.联系韩愈的《马说》,诗中“时人不识凌云木”意为时人不识。顽强不屈或自强不息人才熟悉题型及答题策略•(二)交流《小松》:•归纳考点二:品析意象(形象)•意象: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命题方式:写出了事物的特点(精神、品质);或表达了诗人的情感。•【答题策略】•①找到意象后,关键看诗中怎样描述该意象,扣住该意象的特征。•②由特征联想到相应或相似的精神品质或情感,提炼答案。•自测:【中考链接】•(2011)(三)约客南宋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28、请你自选角度,对“闲敲棋子落灯花”一句进行赏析。如:诗歌中“闲”、“落”二字形象地写出了诗人久等友人而友人不至的寂寞心情。熟悉题型及答题策略•(三)交流《约客》:•归纳考点三:对诗歌或句子赏析。•【答题角度】•角度一:炼字。•答题模式:某某字用得好,解释该字的一般含义和在句中的意思。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心情)或写出了事物的什么特点。•角度二: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对偶、双关、用典、借代等。)•答题模式:某某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形象生动的写出了事物的什么特点或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角度三:抒情方式:直抒胸臆(或情境交融),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角度四:描写方面:正侧面描写、动静结合、以动写静、多种感觉角度(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工笔白描等;形象生动的写出了事物的什么特点或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角度五:表现手法:对比映衬、渲染烘托、以小见大、托物言志、乐景写哀、联想想象、虚实结合、抑扬等。形象生动的写出了事物的什么特点或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策略】•①寻找角度,看可以从哪些角度答。•②选择自己最有把握的角度,根据自己的理解答题。课堂小结•明确考点:内容、情感意象、赏析善用策略:掌握规律善用技巧当堂达标•白居易《暮江吟》白居易《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似弓。11.“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描绘出了一副描绘出了一副的图景的图景22.请自选角度赏析这首诗。.请自选角度赏析这首诗。•(三)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这首诗中“折柳”写出了诗人的思想感情。【积累资料】【积累资料】•1.古诗词中常见内容主旨、思想情感归纳。•田园诗:热爱、向往悠闲平静自由的生活,表达恬淡闲适的心情。•写景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