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和鹅教学设计上权小学杜芳利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是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角度”为主体的课文,写了"我"因为相信"牛的眼睛看人,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这句话,常欺负牛,怕鹅。在遭到鹅袭击时,怯懦、不敢还击,金奎叔将鹅制服,鼓励我不要怕鹅,使我悟出一个道理:"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说明要尊重事实,不要被固有思想左右;换个角度看问题,产生的结果大不一样。设计思路: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把课文读得字字准确,句句通顺,让学生在自读、练读、把课文读通读顺的基础上,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顺序。接下来重点品读“我”被鹅追赶的经历,在语言文字中去体会和感悟“我”怕鹅,鹅不怕“我”,金奎叔不怕鹅,而鹅怕金奎叔的不同表现,再从这两种不同的表现出发,在课文中找到产生这两种不同表现相关原因的语句“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在对比中分析揭示出深刻的道理。设计理念是:1、从学生的认知需要出发,对教材进行取舍和重组。2、根据本文故事情节性强,场面描写具体生动,道理蕴涵耐人寻味的特点。教学设计时主要体现了“读、悟、”结合的理念,层层推进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教学中设计了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如,自读、练读、齐读,默读整体感知课文把握主要内容,快速浏览理清文章脉络,默读勾画我怕鹅,鹅不怕我的语句,有感情朗读,读出自己的体会和自己感受到画面,分角色读,读出我和金奎叔对鹅的不同态度等等。这样在读通、读懂的过程中自然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并不断地将新知识溶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从而促进学生语言的发展。教学目标:1.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抓住有关语句,揣摩人物的心情及心理活动。2.体会作者从各个角度刻画人物形象,从而在写作上受到启发。3.反复朗读课文,通过感悟课文内容,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得到的结果也不同。教学重难点: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处理问题。教学准备:学生充分预习课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引发思考。师:(课件出示牛的图片)同学们对牛有什么印象?板书:牛(生自由说)(鲁迅先生曾说: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他把自己比作牛。他还称赞: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牛给人们的印象总是吃苦耐劳,却又默默奉献。)(出示鹅的图片)你对鹅又有什么看法呢?为什么你会有这样的看法?(生自由答)板书:鹅(牛字稍小,鹅字稍大)师:我们今天要学的就是一篇关于牛和鹅的课文。(补充板书:和)齐读课题师:看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生自由质疑,师提炼问题: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为什么牛字小,鹅字大?)板书:1.主要内容2.牛鹅师:答案都在课文里,我们一起来读。二、初读感知,理清思路。1.指4名学生读第3、5、8、12自然段,检查预习阅读情况,师生评价。2.默读课文,思考之前提出的问题,如果有收获,请在书上作批注。3.指名汇报,你现在已经解决了什么问题?(指名说)(1)本文的主要讲了什么内容?(指名说)师点拨:可以按“课文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的顺序说。评价,小结:我们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时可以用“课文先写了……接着写了……最后写了……”的方式来说,这样可以帮助我们表达得更清楚。(2)为什么把牛字写得小,把鹅字写得大?(生自由说)师:因为这就是我们对待牛和鹅的态度。①“我们”是怎样对待牛和鹅的?(用喜欢的符号勾画,朗读)板书:无所谓为什么会这样?(指名汇报读第一自然段)过渡:因为牛和鹅看人的角度不同,所以人轻视牛,而害怕鹅。②后来作者对牛和鹅的态度有什么变化?(指名汇报读第12自然段)过渡:作者终于明白了应该用怎样的态度对待牛和鹅,(修改板书:牛鹅)应该平等地对待它们,不能无缘无故欺负牛,也没有必要害怕鹅。③师: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使作者对待牛和鹅的态度发生了这样大的转变?课文的哪部分描写了这件事?(指名汇报:课文的第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