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闲暇教育,引导孩子健康成长目前,我国中小学生每年在校学习时间减少至190天,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越来越多。大量的闲暇时间,为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但因种种原因,我国中小学生在闲暇时间利用方面存在着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剥夺的闲暇。部分教育工作者以学习的竞争、升学为理由,无视学生的闲暇需要,超负荷的布置课外作业、补课,透支学生的智力及健康,恣意剥夺学生闲暇的自由。二是消极的闲暇。中小学生的闲暇生活结构中,闲暇生活自流性和盲目性大,甚至有些学生沉溺于电视、网络游戏等不可自拔。这些问题所产生的后果轻者摧残学生身心健康,重者使孩子陷入精神危机,毁掉孩子的前程。因此研究闲暇教育,关注中小学生闲暇生活已刻不容缓。笔者就如何策划闲暇教育,引导孩子健康成长谈几点意见与大家分享。1、精心为孩子营造居室环境。家庭环境的布置和装饰从审美的意义来看对孩子有很大的影响。在居室设计、布置和装修时,不仅要创造大家共有的空间环境,尤其重要的是要为孩子精心设计一个符合年龄特征的小天地。根据孩子的兴趣,从课外书、手工、乐器、习字、娱乐工具等方面为孩子提供闲暇生活所需的物质准备,让美好的起居环境将孩子引向美的世界。2、设计闲暇生活方案。学校可以根据实际设计闲暇生活方案,给孩子们布置“家庭演讲比赛”、“家庭故事比赛”、“家庭读书会”、“家庭健身”等家庭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孩子的闲暇生活,也在无形中提升了家庭学习生活品位。3、组建闲暇活动小组。这样的小组是孩子自发组成的非正式群体,在家长的配合下,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组合。还可以根据活动的特色,取不同的有创意的名称。在小组活动中,不但能提高孩子人际交往的能力,还可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相互启迪,优势互补。这类活动如“暑期游泳”、“旅游观光”、“读书俱乐部”、“阳光健身”等。4、拓展闲暇生活场所。家长可以充分利用社区、少年宫、图书馆、博物馆、天文台、海洋馆等阵地,带领孩子积极参与由这些场所组织的各种活动,或者安排孩子去参观学习等。大自然是个大学校,家长应多领孩子到大自然中去,和大自然亲密接触,让孩子熟识花草虫鱼树木,领略自然界旖旎风光,陶冶孩子性情。5、参与孩子的闲暇生活。家长对孩子闲暇生活的理解与支持,是提高孩子闲暇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家长应改变那种“玩物丧志”的传统观念,充分发挥家长自身的闲暇生活资源优势,和孩子一起进行适合家庭实际的闲暇生活,如种种花,散散步,逛公园,上农家乐、不仅锻炼了身体,开阔了心胸,也融洽了家庭关系。总而言之,闲暇教育中蕴涵着无穷的教育潜力。只有重视闲暇生活的指导,重视闲暇教育,才能将孩子的潜力充分地挖掘,才能把孩子从虚拟网络游戏世界带回现实世界,才能把成人教育与成才教育有机结合,才能为孩子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商洛市小学白云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