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历史试题2012、1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12345678910111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1、孙中山在《中国之现状及国民党改组问题》中指出:“……中国革命六年后俄国才有革命,俄国革命党把世界最大的权威之帝国主义推翻……”其中的“俄国革命”指的是:()A二月革命B俄国1905年革命C十月革命D1918~1920年三年国内战争2、有人说:“对于苏联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阳光灿烂。”这里“阳光灿烂”的原因是实行了()A共产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农业集体化D社会主义工业化3、在《凡尔赛和约》中,最能体现巴黎和会性质的内容是()A.德国将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给法国B.德国承认奥地利独立C.德国海外殖民地被英美等国瓜分D.禁止德国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4、在近现代国际关系史上,与1919年中国的“五四”运动爆发有直接关联的国际会议是()A、巴黎和会B华盛顿会议C慕尼黑会议D雅尔塔会议5、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的特点中,不包括()A.工农业、商业金融全面危机B.破坏性超过以往任何一次危机C.危机首先从战败国发生D.经济危机加剧了世界战争的危险6、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调整()A.农业B.工业C.商业D.金融7、慕尼黑阴谋产生的最大危害是()A.使绥靖政策达到了顶峰B.导致捷克斯洛伐克亡国C.加速了二战的爆发D.使德国把战争矛头指向苏联8、二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A.日本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战争B.德国突然袭击波兰C.英法对德国宣战D.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9、1943年2月,罗斯福在致斯大林的一封贺信中说:“是你们制止了侵略浪潮,成为盟军反侵略战争的转折点。”这一“转折点”是()A.莫斯科战役B.斯大林格勒战役C.诺曼底登陆D.攻克柏林10、20世纪50-70年代西欧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是()A.法国B.日本C.联邦德国D.英国11、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最主要是通过()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干预经济B.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C.美国的经济援助D.对殖民地的掠夺12、关键词:世界最大的经济体、政治联盟、经济货币联盟。由此,你能联想到的是()A欧洲联盟B华沙条约组织C世界贸易组织D亚太经合组织13、东欧剧变的实质是()A.各国政党变化B.各国国名变化C.经济制度变化D.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14、1992年,一位莫斯科居民通过信件与外国友人联系时,他在寄信人地址栏写的国名应该是()A沙皇俄国B苏维埃俄国C俄罗斯D苏联15、中东战争问题的关键是()A.英国对以色列的支持B.阿拉伯对以色列的抵制C.巴以冲突D.犹太人大批移居巴勒斯坦16、李明同学以“二战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独立和振兴”为题做探究性学习,以下是他得出的结论,其中正确的是()A二战后,亚洲、非洲民族解放运动高涨,诞生了大批独立国家B埃及独立后大力发展科技,成效卓著C巴拿马为收回运河主权,和法国进行了长期斗争D非洲国家独立后纷纷走上社会主义国家17、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的标志事件是()A.丘吉尔“铁幕演说”B.“杜鲁门主义”出台C.“马歇尔计划”提出D.北约组织建立18、1999年3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主权国家南联盟进行长时间的轰炸,这一事实表明()A.冷战掩盖下的民族矛盾已成为当今世界最严重的问题B.当今世界出现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C.美国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D.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总趋势是走向缓和19、中国人,喝着美国的可口可乐,美国人用着韩国的三星手机,非洲人开着中国的奇瑞汽车,这种现象说明()A人们生活方式现代化B社会物质产品多样化C世界经济全球化D世界格局多极化20、二战期间美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战;德国人研制成功的液体燃料火箭用于空袭英国;1946年美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投入使用,最初用来计算炮弹弹道。以上史实表明()A.战争客观上加速了新科技革命的到来B.科技革命是战争的导火线C.科技进步与否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D.第三次科技革命加速了二战的爆发21、科技的进步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今天,我们可以①乘坐火车外出旅游②通过电脑上网查阅资料③用电话与同学联系④收看卫星传送的电视节目。其中得益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新发明的有()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22、毕加索的名画《格尔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