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题小括号教材来源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学习内容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74页例3授课对象一年级学生目标确定的依据1.基于课程标准的思考《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有关本课的要求是: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认识小括号,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这就要求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分析与发现,认识小括号,会正确计算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法混合运算。2.基于教材理解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认识小括号,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以及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内容的学习分为3个层次,一是从连续减五角星的情境引入,为学习新知提供素材;二是在列式计算中呈现了两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在第先加后减的思路中引出小括号,学习含有小括号的两步计算;三是归纳含有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更好的掌握小括号的作用,为以后学习四则运算打下基础。本节课的关键就是理解小括号的作用,会正确解决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只限两步的加减法)3.基于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没有接触过小括号,但少部分学生会提前看书,或者通过家长的介绍认识小括号,具体的来源和意义却不是很理解,所以,本节课要学生经历创造小括号的过程,在理解小括号的作用中学会计算还有小括号的两步运算。学习目标1.在摆一摆,画一画,议一议等活动中,结合具体的情境,经历创作小括号的过程,会说出含有小括号运算中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2.在多种形式的练习中,会正确计算含有小括号的两步运算。学习重点会正确说出含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学习难点正确计算带小括号的两步式题评价任务1.在小组活动、合作交流中,会说出在含有小括号的两步运算中,要先算括号里面的。2.对同学的回答进行判断,并能独立完成练习题。学习资源多媒体课件“问题导学”教学流程教学环节教学/学习活动评价要点环节1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2+3+3=5+2-4=3+0+3=6-2-2=3+1+5=7-2-4=问题1:你是按照什么顺序计算的?【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的口算练习,不仅熟练了孩子的口算技能,而且学生能快速说出答案,并能正确回答问题1。2唤起孩子对知识的回忆,能够说出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两步算式的运算顺序。】环节2创设情景分析问题1、创设情景,提供素材利用课件出示主题图,提出问题,引发思考。问题2:你从图上知道些什么?能提出什么问题?谁能完整的地说一说?有10个五角星,先剪掉了2个,又剪掉了3个。还剩几个五角星?【设计意图:学生对运算顺序的认识和理解离不开情境的支撑。由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新课的学习,为学习新知提供研究的素材,为理解运算顺序积累感性经验。同时,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信息并提出问题,体现了新课标总目标中倡导的增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2、动手操作,确定解题思路问题3:请你们用手中的学具代替五角星摆一摆,或画一画,并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问题是什么?(1)学生独立思考。(2)动手操作或画图分析,师巡视指导。(3)交流学生作品,巩固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要求“还剩多少个五角星”,你打算怎样计算?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学生讨论交流,确定两种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思路。第一种思路:先算减去2个后剩多少,再算又减去3个后还剩多少。第二种思路:先算一共剪掉几个,再算还剩几个。【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与画图,既有利于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又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使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根据解决问题的思路,使学生结合情境先确定运算顺序,为用算式表示解题过程做好充分的准备。】1、学生能完整的说出信息和问题。2、学生在摆一摆画一画中,再次理解题意。环节3分析探究认识小括号1、感受小括号的必要性问题4:你能用算式表示自己的解题思路吗?请你说一说算式所表示的意义,再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师随学生的发言板书:按照“先算一共剪掉几个,再算还剩几个”的思路,该怎样列算式?组织学生思考并讨论:10—2+3这样列式可以吗这样列式先算2+3吗?小结:看来,要想先算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