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引路》教案作者:林斗红时间:2014-12-1509:38:59《蜜蜂引路》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莫、斯”等六生字,会写“蜜、蜂、讶、谈、派、引、列、敲、附近”八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能理解“果然”的意思。4、能领会列宁善于观察和思考的特点。教学重点通过朗读会认六个字,会写八个字。教学难点:理解“果然”的意思,感受列宁善于观察和思考的特点。课前准备:有关生字、词语、句子的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列宁吗?讲一个列宁的故事。我们一起学习列宁的故事《蜜蜂引路》。1、板书课题《蜜蜂引路》师:请大家举起小手和我一起写。生:跟老师写。2、顺势学习课题中生字顺势学习生字;“蜂、引”。师指导:“蜂”是左右结构的字,观察田字格里的“蜂”左窄右宽,特别是虫子旁的第五笔是“提”要注意。和它相近的还有那些字?“引”的左边,第一笔是横折,第二笔是横,第三笔是竖折折勾。3、在田字格里描一个,写一个。老师巡视,展示学生的字。4、评价(生评)5、齐读课题质疑课题。师:看到课题,有什么问题?自由说。生:蜜蜂给谁引路?生:蜜蜂怎么会引路呢?【课题质疑,激发想象。】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标出自然段,划出生字。遇到读不准音多读几遍。2、自由朗读,要求读正确。3、检查汇报:课件出示生字“莫、斯、附、派、谈、讶”。(1)指名说已经会的字,并说说怎么会的。(2)领读(3)开火车读。课件出示:带生字的词语“莫斯科、附近、派人、谈天、惊讶”(1)指名读(2)男女生轮读。4、指名读。师生评价。5、默读,想一想,课文讲了列宁的一件什么事?6、同桌讨论。交流汇报。【用各种方法识字,激发学生兴趣。】四、再读课文,突出训练。师:列宁为什么要去找养蜂人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一、第二自然段,思考:从这两段中,你知道了什么?生:他住在莫斯科附近的一座小山上。师:你能用“附近”说一句话吗?生:我家附近有医院。生:我的座位附近有几张桌子。师:你真聪明,能用课堂座位来理解附近。生:我还知道,他常常找养蜂的人来谈天。师:指导“谈”的写法。生:我还知道,往常派去找他的人不在。课件出示:列宁常常找养蜂人谈天。往常派去找他的人不在。师:你能试着分别用常常和往常说一句话吗?【课程标准规定,小学语文第一学段的阅读教学,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句。】五、指导写字出示:附近、谈。1、指名读。2、指导书写。(1)附,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注意左窄。近的偏旁三笔写成,师范写。谈指导写好言字旁,注意两个火的位置。(2)描一个写一个。师巡视,纠正姿势。(3)同桌互评(4)展示【识字写字是二年级的重点,把会写的字写规范,整洁,注意写字姿势。】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1、出示词语:列宁蜜蜂引路莫斯科派人惊讶谈天附近敲门2、指名读,开火车读。3、能根据以上词语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师:往常都是别人去找养蜂人,现在列宁自己能找到养蜂人吗?二、朗读第四自然段,思考往常都是别人去找养蜂人,现在列宁自己能找到养蜂人吗?1、指名朗读第四自然段。2、指导读正确一句话。3、读出惊讶的语气。到底是谁把列宁带到这儿来的?列宁是怎样利用蜜蜂来引路的呢?三、精读第三段,理解果然的意思,感悟人物品质。1、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划出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句子。2、指名汇报。3、女生齐读:想列宁一边走一边看到了什么?4、指名回答,课件出示:花丛在(路边)。蜜蜂在(花丛中),园子在花丛的(附近),小房子在园子的(旁边).随机板书5、男生齐读。师:列宁看到这些蜜蜂时心里会想些什么?生:看到蜜蜂列宁想这可能是养蜂人的蜜蜂,跟着它们,就能找到养蜂人。生:看到蜜蜂飞进园子,列宁会想这园子可能就是养蜂人住的地方。生:看到园子旁边的小房子,列宁会想养蜂人可能就住在这个房子里。师:列宁想的和看到的一样吗?你从哪各词语看出来的?生:我从果然这个词看出列宁想的和看到的是一样的。出示:开门的果然就是养蜂人。指名朗读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