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教案柳林镇第一小学徐金娜一、教学目标:1.认知与技能: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结合生活经验总结出认读整时的方法;能够正确地写出整时。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产生好奇心与求知欲;了解生活中的时间,感受时间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让学生从被动从属的学习转化为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的学习。(1)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2)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4、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充分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掌握认读整时的方法;教学难点:正确说出钟面上所指的整时。教法: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教学准备:教具:电脑课件,一个实物钟,有时针、分针的钟面模型,画于纸上的钟面。学具:有时针、分针的钟面模型。二、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情景引入:猜谜语:小小骏马不停蹄,日日夜夜不休息,滴答滴答似战鼓,提醒人们争朝夕。(课件展示各种不同形状的钟表。)接着,教师继续引导学生,这节课我们就来和钟表兄弟们交朋友。板书:认识钟表。(设计意图:通过观察不同形状的钟表,让学生了解钟表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二)凭借情境,自主构建1、联系生活,感知钟表面。(1)仔细观察钟面,看看钟面上有些什么?(同桌讨论)学生汇报:有12个数字,有12大格,有两根指针:分针与时针。(如果学生说出秒针,应给予鼓励,并说明本节课不作要求。)(2)再仔细观察钟表,说说谁是分针、时针,它们是怎样的?(时针粗又短,分针细又长)(出示课件。)(3)认识分针与时针,请学生在自己的钟面上指时针与分针。(4)再次观察钟面,说说还能发现了什么?学生汇报。在1和2之间有一个大格。集体数从1—12,一共有多少个大格。(5)观察时针与分针运动的方向是怎样的,(看实物钟的运动方向)看钟面,在老师的带领下用右手做顺时针转动。教师小结:小朋友们观察地真仔细,钟面上的分针、时针是顺着1、2、3、4、5、6、7、8、9、10、11、12的方向走的。2、认识整时,找出规律。师:刚才同学们认识了钟表的面,那钟面上所表示的时间又该怎样认呢?天亮了有一位小懒虫还不肯起床(课件演示)(课件展示:时针和分针走到7点整,小女孩起床了。)师: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生:我看见小女孩起床了。生:我发现墙上的钟滴答滴答到7点时,小女孩就起床了。生:早上7点时,妈妈就催小红起来上学了。)看一看现在是几时?引导学生试着认读钟面上的时间。师:小朋友是怎样知道钟表上的时间的?平时我们所说的“几点”是口头语,正确的书面用语是“几时”。板书学生所说时刻,并说明这是整时的一种表示方法这个7时在电子表上怎样表示呢?7:00。(说明是整时的第二种表示方法。)师:小红每天早上都在7时准时起床,在数学里,我们通常把7点说成7时,我们也要学习小红,遵守时间,按时起床、上学。(1)演示课件:钟面时间分别是12:00、4:00、6:00。学生认一认,并写一写整时。(2)学生观察这些时刻的分针、时针,你发现了什么?(小组讨论。)学生分组交流讨论、在同伴的合作中学会看整时。生汇报,师引导。师生共同小结整时规律:分针长长指12,时针指几就几时。这些钟面都表示整时。(板书)3、动手操作,感悟新知。(实物演示)。(1)教师拨学生认A、(故意将分针偏离12,让学生判断老师拨的是不是他们所说的整时)拨好后提问:现在是几时?B、再拨12时,提问:当钟表上的时刻表示12时的时候,分针和时针怎么样了?(2)学生拨时、A、教师说时间,学生画钟。(边拨边说,时针、分针对准什么?)B、同桌合作,一人说时间,一人画钟,然后交换,看谁最快。C、画一个自己喜欢的时间,并说说这个时刻你在干什么?我们不仅要会认时还要会记时。让学生完成作业纸两个钟面表示的时刻。(三)拓展情境,达标训练。你们已经会认钟表。现在我们一起来认认小明的时间安排表。(1)P92明明的一天。请学生写一写,说一说。说出小明什么时候干什么?然后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