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用重复命令画正多边形》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从本课开始,教学的难度有所加大,学习的命令也更复杂,并逐渐介绍一些例如嵌套之类比较抽象的概念和方法。(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会指挥小海龟准确地画出正多边形,学会使用REPEAT命令并能用REPEAT命令自由创意。2.能力目标:通过编程练习,培养严谨、认真、科学的编程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3.情感目标: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同学之间相互协作,以组为单位相互竞赛,养成积极进取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提高。(二)教学重点掌握REPEAT命令的功能及格式,并能灵活运用。(三)教学难点让学生自己“悟”出重复命令中的内容、重复次数和重复内容间的关系。二、教学对象分析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会了Logo语言绘图的基本方法,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重复命令的运用。这节课命令形式从单一命令到复合命令,命令功能从一步操作到多步操作,学生的认识过程也从形象过渡到抽象,让学生对Logo语言有更多的认识,更深刻的理解。为了让学生学有兴趣、学有个性、学有创造,我采用“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指导”的教学策略。首先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创设引人入胜的情境,以激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其次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学生开辟自主学习的空间,引导和鼓励他们通过自主探求或与同学合作来获取新知,以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协作意识;最后学以致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让他们自由想象、自由创造,以促使他们的自我发展。三、教学策略(一)教法设计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课采用“任务驱动”、“创设情境”、“问题──探究”等教学方法,以逐个任务和问题驱动学生多动手、多思考、多实践,从而了解和掌握重复命令的方法与技巧。这样设计的理论根据是:一方面,信息技术课程本身的特点,要求我们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另一方面,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活动是发生在一定情境中的,学习要选择真实性任务,以解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目标。教学时,采用情境导入,放手让学生分组讨论、实践,采用自学、探究的方式去尝试,教师巡回指导,帮助他们完成自主探索的学习。然后让学生交流,归纳总结出重复命令的规律。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应充分强化自己的角色意识,始终以学1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生的朋友的身份出现,让学生时刻感受到与教师处于平等地位,要注意分层次教学,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只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和启发点拨的作用,同时要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二)学法指导本课要求学生的学习方法有“主动探索法”、“自由创意法”。学习流程是“分析体验-接受任务—合作探究—综合运用”。由于每个人在学习中都是以自己的经验为背景,建构对事物的理解,因此,只能理解到事物的不同方面,要使学习者超越自己的认识,感知与自己不同的理解,看到事物的不同的侧面,需要通过合作、竞争与讨论,在与他人的讨论、交流与竞争中,开阔视野,使自己对问题的理解更加全面、深刻,而且在讨论与竞争中,学生才能不断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对某些认识进行重组和改进,完善自己的认识,促进建构能力的发展。故此,本课教学过程中,通过精心设计,让学生带着一个个任务通过课堂讨论、相互合作、相互激励、探究实践等方式,自我探索,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发挥团结互助精神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发展能力,训练思维。(三)分层设计要求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拓展性任务甚至完成挑战任务。对绝大部分同学要求完成基本任务,并尝试完成拓展性任务。个别综合能力较差的同学,只要求完成基本任务。注重个别学生指导。(四)辅助手段在教学手段上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实现了多种感官的有机结合,从而使知识能多层次、多角度、直观形象地展示于学生的面前,这样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