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第3节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第3节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媒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大众报业的发展大众报业的发展唐代中国就出现具有新闻传播功能而且只是在官员间传阅的报纸——《邸报》(887年)唐代中国就出现具有新闻传播功能而且只是在官员间传阅的报纸——《邸报》(887年)法国著名哲学家伏尔泰曾经说过:“报纸的故乡在中国。”法国著名哲学家伏尔泰曾经说过:“报纸的故乡在中国。”大众报业的发展大众报业的发展进入19世纪,单一的官方报纸与落后的办报方式越来越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社会呼唤着适合普通民众阅读需要的大众报纸的产生。进入19世纪,单一的官方报纸与落后的办报方式越来越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社会呼唤着适合普通民众阅读需要的大众报纸的产生。一、大众报业的发展2、概况:(1)西人办报:从19世纪40年代到90年代,在华传教士办报拉开了中国近代报刊业的序幕。占同期中国报刊业的大部分份额。(2)国人办报:1873年,汉口出版《昭文新报》,开国人办报先例。维新运动中,办报成为推进变法、开启民智的重要手段,创办《中外纪闻》、《强学报》、《时务报》等。1、发展原因:(1)内因:19世纪社会需要大众报纸。(2)外因:西方人办报热潮的推动。(3)通俗性报刊:语言通俗,取材世俗,运笔浅显,满足了市民消遣娱乐的需要。民国成立后,通俗性报刊更加活跃,出现专门分工。二、广播影视的普及(一)广播:1、产生:近代广播事业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2、发展:(1)近代:①1923“——年,英美报商创办的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台在上海开播。②1926年,在东北地方政府支持下,中国人自办第一座广播电台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③1927年,上海新新公司开办了中国第一座私营广播电台。④1928年近代中国第一座全国性的广播电台中央广播电台开播(国民政府开办)。(2)现代(新中国成立后)①建立起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广播电台。②广播节目多,卫星传输,听众广,覆盖率高,节目内容丰富多彩。3、影响无线电广播日益成为民众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成为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接受教育、文化娱乐和其他信息服务的重要工具。(二)电影1、发展历程:在中国经历了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进口片到国产片的发展历程。2、概况(1)1896年8“”“月,上海徐园又一村放映西洋影”戏,这是中国首次放映电影。(2)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创办人任景丰拍摄了由谭鑫培主演的京剧《定军山》片段(第一部国产影片)。(3)民国时期,国产电影获得了快速发展,并产生了许多知名的导演与明星,出现了一些优秀的电影作品。(4)20世纪二三十年代拍摄的优秀作品有《孤儿救祖记》、《火烧红莲寺》、《姊妹花》、《渔光曲》、《风云儿女》等。(5)抗战结束后拍摄的名作有《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松花江上》《小城之春》、《万家灯火》、《三毛流浪记》等。(6)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进入一个新时期。但由于在电影创作中过分强调政治宣传作用,造成题材单一的倾向。(7)改革开放后,《小花》、《牧马人》、《红高粱》、《霸王别姬》、《英雄》、《我的长征》等相继问世,激活了沉寂已久的中国电影市场。我国共有近五百部影片在国际国内电影节上获奖,增强了中国电影在世界电影中的影响力。(三)电视:1、问世:20世纪30年代。2、概况:①1958年试播的北京电视台是中国第一家电视台(后更名为中央电视台)。②1978年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了自己的地方电视台。③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天上卫星转发,地上有”线网络传输的广电覆盖新格局逐渐形成。④2008“年,中星9”号通讯卫星发射成功,直接服“”务于国家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卫星直播领域,解决了边远地区和农村广大群众收看电视难的问题。⑤现状:我国建成了从中央到地方、从对内到对外的多系列、多层次、多语种、多形态的广播电视传播网络,电视节目内容广泛,形式多样,使民众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三、互联网与民众生活的渐变1、发展历程(1)1993年中国的第一条互联网专线正式开通。(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