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牛的奖杯》教学设计教材简解:《蜗牛的奖杯》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单元哲理篇中的一篇课文。本课是一篇寓言,讲的是善于飞行的蜗牛获得飞行比赛的冠军奖杯以后不思进取,结果翅膀退化,丧失了飞行能力的故事。全文共分四个自然段,第一二自然段写从前的蜗牛飞行本领高超,获得了冠军奖杯。第三自然段写蜗牛获得冠军奖杯后整天守着奖杯,不思进取。第四自然段写蜗牛因不再练飞行,翅膀退化再也不能飞上天了。课文语言浅显,但故事性强,充满童趣,适合儿童阅读。图文并茂,两幅图中蜗牛的样子和神情形成鲜明的对比,有利于引发学生对课文寓意的感悟。目标预设: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10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和1个多音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3、理解课文第一部分,知道蜗牛的奖杯是怎么来的。重点、难点:1、读通课文,会写生字。2、懂得蜗牛的奖杯得来的原因,体会蜗牛获得奖杯后的心情。设计理念:苏教版语文教材强调“以读为本、以读助练、以演练促读”。本着这样的理念,我在教学设计中考虑到了如何让学生自主朗读,读中感悟,抓住课文中每一个重点词句,激发学生去品味、感悟,和学生站在相同的高度,进行平等和谐的交流。同时,对于低年段的识字教学进行分解,生字随课题进行教学,并且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字义,降低学生识字难度。设计思路:本课时设计分为图片导入、初读课文、精读课文和指导书写生字四部分。在导入部分中先出示“奖杯”图片,引起学生兴趣,并相机识字。接下来出示课题,并请学生质疑,引出课文要解决的问题。在初读部分中,要求学生4读课文:自读课文、正音后将词语带入课文朗读、分小节读课文、带着质疑读课文。在反复朗读中使学生对课文整体内容有大致了解。在精读部分,重点解决质疑一,通过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并请学生把自己当成蜗牛进行想象,从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书写生字部分,通过出示小问题引出生字“蜻蜓蜜蜂”并请学生主动发现如何书写,从而让学生写好生字。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1、(出示“奖杯”)小朋友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板书:奖杯,奖字注音)奖杯是用来做什么的呢?(奖杯是一种奖品,一般在体育运动或其他比赛中奖给优胜者的奖品,形状像杯子,所以叫奖杯,它代表的是一种荣誉。)谁会读它的名字?指名学生读词。2、随课题识字:奖看这个“奖”,什么偏旁?(“大”,要有大的进步,取得大的成绩才能得奖)一起读。指导学习“奖”字笔顺,教师范写,学生书空。3、(出示“蜗牛”并板书)指读“蜗牛”,你了解它吗?小朋友比较熟悉现在的蜗牛的样子,传说过去的蜗牛是有翅膀的,并且还得了一个冠军奖杯呢。边说边完整板书“的”,齐读课题——蜗牛的奖杯。4、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根据发言情况,归纳并在课题上标出两个问号:蜗牛怎么得到奖杯的?得到奖杯后怎样?二、初读课文1、请带着问题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2、检查自读情况(课件出示)唯恐甩下勉强冠军翅膀蜻蜓坚硬生怕蜜蜂(1)带拼音自由读。(2)开火车领读并提醒读音要注意的地方:后鼻音——蜻蜓硬蜂多音字——强(3)去掉拼音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齐读。(4)你知道哪些词语的意思?简单交流。3、把刚才的生字词带到课文里再读一遍,要求把课文读通顺。4、分小节读课文,注意及时纠正。5、带着课初提出的两个问题读课文,师重复两个问题。不仅把课文读通顺,还要带着两个问题边读边想。三、精读课文,解决质疑一(课件出示)质疑一:蜗牛怎么得到奖杯的?指名学生回答并据此出示课文第一、二自然段,并指名朗读。原来蜗牛的奖杯是这样得到的啊!得到了冠军奖杯,蜗牛的心情怎样?根据学生的发言读第二自然段:1、应读出(高兴、自豪、得意……)的语气2、指导理解“……”:还会有哪些昆虫一起比赛?这么多的昆虫都没有蜗牛飞得快,这就是“遥遥领先”“甩下所有的对手”。看图理解并读好这两个词。3、假如你是这次飞行比赛的冠军,你愿意接受采访吗?你现在心情怎样?以后打算怎么办?指名学生回答过渡:那蜗牛又是什么样的表现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四、指导书写1、出示:蜻蜜蜓蜂2、出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