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梁实秋梁实秋(1902-1987),原名:梁治华,中国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北京人,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1949年后任台湾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作者简介作品:《雅舍小品》《莎士比亚全集》《远东英汉大辞典》风格:风趣幽默朴实隽永他的散文,不少为传记和怀人之作,文字清丽、淡雅,别具一格。他记述人物很有特点,善于撷取一、二个或几个印象鲜明的生活片断来刻画人物。——苏振元梁启超(1873-1929),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1895年曾追随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1898参与百日维新运动。晚年任清华大学研究员教授,一生著述达千万字,编为《饮冰室合集》。学习目标:1.品读课文,分析梁任公先生的人物形象,理解作者的评论与感受。2.学习文中人物描写的方法。3.领悟文中深沉的文化底蕴。学习重点:了解通过叙事来表现人物形象的方法,了解刻画人物的角度和方法。学习难点:深入体会梁任公的爱国热情。1.预习检测戊戌(wùxū)叱咤(chìzhà)风云莅校(lì)精悍(hàn)激亢(kàng)箜(kōng)篌(hóu)酣(hān)畅蓟(jì)北迥乎不同(jiǒng)2.掌握下列成语:叱咤风云迥乎不同短小精悍博闻强识手足舞蹈精彩纷呈淋漓尽致无人问津叱咤风云:叱咤:怒喝声。一声呼喊、怒喝,可以使风云翻腾起来。形容威力极大。迥乎不同:形容差别很大,完全不一样。短小精悍:形容人身躯短小,精明强悍。也形容文章或发言简短而有力。博闻强识:闻:见闻。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精彩纷呈:美好的场面和事物纷纷在眼前呈现出来。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说话表达得非常充分、透彻,或非常痛快。无人问津:比喻没有人来探问、尝试或购买。本文似为记事,实为写人,通过记录一个精彩的演讲场景来表现梁启超先生的特点,表达对梁启超先生的崇敬之情。第一部分(1)简述演讲的背景,为写演讲作铺垫。第二部分(2-9)具体描述这次演讲,这是文章的主体。第三部分(10)对学者梁启超的评价(点明梁任公作为学者的主要特点),收束全文。3.诵读课文,理清思路文章对梁启超从正面和侧面两个方面做了许多精彩生动的细节描写,请圈画出这些句子并分析梁启超的性格特点?开场白:独特(谦逊、自负)声音:沉着有力,洪亮又激亢(沉稳)内容:丰富有趣(博闻强识学识丰富)表情:成为表演(感情丰沛)肖像:身材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肥大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光芒四射(潇洒自信)语言:旁征博引(风趣、博闻强识)动作:手舞足蹈(自由洒脱)我很幸运地有机会听到这一篇动人的演讲。过去也有不少显宦,以及叱咤风云的人物,莅校讲话。但是他们没有能留下深刻的印象。不禁哀从中来,顿时忆起先生讲的这首古诗。他敲头的时候,我们屏息以待,他记起来的时候,我们也跟着他欢喜。他掏出手巾拭泪,听讲的人不知有几多也泪下沾襟了!听过这讲演的人,除了当时所受的感动之外,不少人从此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由前面的分析,我们来总结一下梁启超的形象:撇开政坛上的梁启超不说,在文坛上,梁启超是一个有思想,有个性,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形象。作者在文中这样评价梁启超“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结合你的理解本文谈谈对梁任公“热心肠”的理解?崔豹《古今注》曰:“······有一白首狂夫,被发提壶,乱流而渡,其妻随而止之,不及,遂堕河而死。於是援箜篌而歌曰:‘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其奈公何’声甚凄怆,曲终亦投河而死······”课内链接《箜篌引》出自《汉乐府诗》记述了一个悲惨壮烈的故事:朝鲜水兵在岸边撑船巡逻时,见一个白发狂夫提壶渡江,被水冲走,他的妻子劝阻不及,悲痛欲绝,哭泣到:劝你不要渡河,你还是要渡河,这下落入水中,你让我怎么办?她取出箜篌反复吟唱,一曲终了,她也投河随夫而去。这种为了理想,敢于直面死亡的勇气让他想起了维新运动中的各位同仁课内链接•“高皇帝,在九天……”为什么这个时候,他这样难受呢?《桃花扇》是清朝孔尚任写的一部戏剧.记录的是南明王朝时候的事情。它的主人公,一个叫侯方域,一个叫李香君。李香君是秦淮河边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