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1、区分形近字的字形,在理解字义的基础上正确组词。2、体会景物特点,选择恰当的形容词、用打比方来使语句更加生动形象。3、积累描写山水的对联,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4、了解山水的由来,培养学生的自学自悟能力。教学重难点1、会恰当地运用比喻的手法描写景物。2、搜集、整理描写景物的对联和诗句,并且理解和运用。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美丽景色数不胜数。想一想,我们都学过哪些描写祖国山水的课文?你去过哪些地方,那里的景色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二、日积月累刚才大家都说得很好。同学们看到了这些美丽景色都发出了如此的感慨,更别说那些大作家了。古代的文人看到这些美丽景色,兴致大发,由感而作,写出了不少名诗佳作。你们想不想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呢?(出示三副对联及相关图片)1、读对联,说说自己的理解。2、说一说自己找到的对联和读对联的感受。三、学习打比方。1、蓝天上的白云像什么,又轻又软?出示:蓝天上的白云像,又轻又软。有的同学填像小马驹,行不行?为什么?这里有“又轻又软”,所以你填的是事物必须具备又轻又软这个特点,想想填什么更准确?(棉花)2、湖边的柳树摆动着细长的枝条,好似。注意观察,它像什么?(学生根据想像来补充)同学们的想像力了真丰富。3、小结。刚才我们用了打比法方的方法,把景物都想像成像什么,这样写你觉得有什么好处呢?(更加生动、形象)在打比方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打比方要贴切,要选择人们熟悉的事物来打比方)请你试着填空,并根据图片,写两个打比方的句子。(1、)满山的红叶像。(2、)雪花漫天飞舞,如同。四、练习填描写景物的词语。除了用打比方的方法使句子更加生动,我们还可以对某个词来进行修饰,使内容更加丰富,表达的意思更加准确。老师这里有一组词语,需要同学们帮忙修饰一下。比一比,看谁填的多、填的好、填的快。()的春风()的秋雨()的河流()的山峰()的树叶()的狂风五、知识窗。我们今天欣赏了这么多的山水美景,你们知道它们是怎么产生的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打开知识窗,来了解一下山水风光的由来。请同学们自读教科书,然后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六、小结。1.练———比较组词,填写恰当的词语,用打比方补充句子;2.日积月累———积累对联;3.知识窗———介绍山水风光的由来;4.窗外事———收集描写春、夏、秋、冬四季景色的古诗。设计理念教学中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乐学、会学、善学,以评价让学生感受学习语文的快乐,感受成功的快乐,感受生活的快乐,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目标1.能准确区分形近字并组词,能选择恰当的词语描写景物,能用贴切的比喻补充句子。2.读懂并积累对联,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和积累语文知识的能力。3.了解山水风光的由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4.通过古诗朗诵会,培养学生对古诗、对语文的热爱感情。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自制的各种图案的奖励卡。教学流程一、师生谈话,激发兴趣同学们,你知道吗,我们祖国的风景可美了。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坐上火车去游览,想去吗?(课件播放中国一个个有名的风景区,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可是我们现在没有门票,怎么办呢?没关系,只要闯过了“练”关,就能赢取门票了,有信心吗?加油呀!(师打出手势)二、勇闯“练”关1.比一比,组词语。(1)指导学生正确读音。(2)同桌互说每组字的不同之处并组词。(3)学生汇报,适时评价。(也可让学生介绍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2.填上恰当的描写景物的词语。(1)课件先出示词语:春风、河流、树叶、秋雨、山峰、狂风。(2)指导学生读词语,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3)小组合作:选择恰当的词语描写这些景物,鼓励学生积极思维,也可用几个词描写同一种景物。(4)小组代表汇报、评价。3.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1)师生共同回忆比喻这一修辞方法,师举一例说明,让学生也举一个例子,充分认识比喻句。(2)出示练习题,学生填写。(3)汇报,评价。真棒!你们都勇敢、顺利地闯过了关。瞧,门票都送来了(课件出示)。快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