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学年第二学期语文科研讨课导学案注:独学、对学、群学、展示这些字眼用红色标明,教师点拔用蓝色标明。课型阅读课班别Error:Referencesourcenotfound六4课题顶碗少年执教人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语言。2、弄清课文内容,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懂得“失败乃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3、透过对人物动作、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知作者情感的方式。教学重难点把握主要内容,弄清顶碗少年是怎样面对失败,坚持一次次表演,最后获得成功的。主问题1.请你勾画2.请你评说3.请你分析展示环节1.请你勾画2.请你评说3.请你分析执教课时第一课时学习过程导案学案一、作者简请大家打开课本,今天我们学习《顶碗少年》。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赵丽宏。课件出示:赵丽宏,著名的诗人,散文家。他的笔下大多都是普通人,但他善于从这些普通人中揭示他们不普通的内涵。它曾经由衷地感叹:“我的散文,没有什么惊人之谈,也没有什么动人的情节,有的只是我对生活,对大自然的一点感受,对身边一些普通人的认识和赞美。”二、明确这节课要求这节课咱们做三次练习。课件出示要求:1.请你勾画2.请你评说3.请你分析三、阅读活动一:请你勾画课件出示:请在课文中用横线勾画,组合成非常简洁的一段文字,表述顶碗少年的表演过程。1、师提示:是勾画出课文中的关键词句。2、师出示例子:我们一起来把两段话读读。(课件出示)一位英俊少年出场了。在轻松幽雅的乐曲声里,只见他头上顶着高高的一摞(luò)金边红花白瓷碗,柔软而又自然地舒展着肢体,做出各种各样令人惊羡的动作,忽而卧倒,忽而跃起……一位英俊少年出场了。在轻松幽雅的乐曲声里,只见他头上顶着高高的一摞(luò)金边红花白瓷碗,柔软而又自然地舒展着肢体,板块一:请在课文中用横线勾画,组合成非常简洁的一段文字,表述顶碗少年的表演过程。1、根据要求用心阅读。板块二:请你评说课件出示:请你自选一个角度,用一个四字词评说顶碗少年的故事。说清楚为什么要用这个词?做出各种各样令人惊羡的动作,忽而卧倒,忽而跃起……3、对照后发现什么?4、小结:是简化了。看课文中三次顶碗过程,按照这样的方法简单的画一下,然后你姐画出这个故事的全部内容。5、小组合作勾画(1)自己思考、勾画。(独学)(2)结对子交流。(对学)6、班上交流(展示)7、学法归纳:通过勾画文字,然后把它们连接起来就把复杂的内容简单化了。(课件出示)四、阅读活动二:请你评说课件出示:请你自选一个角度,用一个四字词评说顶碗少年的故事。说清楚为什么要用这个词?1、出示例子:一波三折那一大叠碗突然从少年头上掉了下来,这是一折;接着又掉了下来一次,此为二折;但少年恢复了镇定,开始第三次表演,终于成功。所以说是“一波三折”。2、小组学习(1)自己先思考,做简单批注。(独学)(2)小组交流(群学)3、全班交流(展示),师适当点拨:从故事本身在表演时给观众的那种心理感触;可以从少年和老者的表现来看·······五、阅读活动三:请你分析1、课件出示:请你研读这篇文章,说说你觉得哪里的表达处理得最好。老师提示:开头好吗?结尾好吗?文章的结构好吗?正面的描写?侧面的烘托?修辞的手法?详略的处理?······你都可以说。2、小组学习(1)自己先思考,做简单批注。(独学)(2)小组交流(群学)全班交流(展示),师适当点拨。六、教师小结(课件出示)练习一,第一件事,其实是概括内容,练习二,第二件事,其实是理解文章的意思,练习三,第三件事,其实是欣赏作者的写作手法。七、与学生互勉,主题升华(课件)“在山穷水尽的绝境里,再搏一下,,也许就能看到柳暗花明;在冰板块三:请你分析1、课件出示:请你研读这篇文章,说说你觉得哪里的表达处理得最好。老师提示:开头好吗?结尾好吗?文章的结构好吗?正面的描写?侧面的烘托?修辞的手法?详略的处理?······你都可以说。天雪地的严寒中,再搏一下,一定会迎来温暖的春风”。板书设计:尽心动魄扣人心弦力挽狂澜勇往直前教学反思:(3行)(主要写独学、对学、群学、展示环节时存在的问题)在朗读能力的训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