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汽车市场评论——以平和的心态看正在理性中的汽车市场2005年我国汽车市场是个怎样的市场?如何评估这个市场?3句话:1/、理性的市场,理性是一个进步;2/、正在理性中的市场,还有不完全理性、非理性的,还有不少问题。理性的和不完全理性、非理性的,是2005年市场的客观存在。主客观如何统一?3/、我们应以平和的心态看待正在理性中的市场。同样要以以平和的心态,预测明年的汽车市场形势,相信明年的市场,会更理性。一、理性的市场、市场理性的表现1、年度预期销售目标能如期实现就全行业层面而言,2005年1~1月汽车销售513.76万辆,按月度均销46.7万辆,年销售560万辆的把握很大。基本型乘用车即轿车1~11月销售245.64万辆,全年预计不会低于260万辆(本人去年的预测也是这个数,基本合拍,甚感欣慰)。拿微观的企业层面说,假定参照04年底企业确定的各自2005年预期销售目标,到10月底,有的已提前2个月完成,如一汽夏利、神龙和奇瑞;有的也将提前实现,如吉利、北京现代、东风日产和一汽丰田。一汽夏利等7家在2005年中,都先后自我加压,调高了原预期。有的企业稳扎稳打,不仅能如期完成预期目标,而且有个两位数的增长,像广州本田、上海通用。有的企业已力不从心,难于实现预期甚至连修正了的预期也难于完成,需再作一定的调整。企业制订预期目标时理性、稳重、实在;企业实施预期目标中,以销定产,以市场为导向,年中适时修正目标,或调高,或调低;年底前一、二个月,不会为了好看,不会压库,库存维持在正常态势。2、车价没发生大范围大的起落2004年车价“早令夕改”,消费者无奈,以持币待购报复厂家和商家。2005年除有较大震撼力的上海大众“飓风行动”和有所影响的奇瑞降价举措外,绝大多数企业无重大的降价行动。即便如此,2005年的单车价格平均下降了1.7万(2004年14.63万元,2005年12.93万元)。企业商品车的销量增长,与其销售收入、企业利润的增长不同步。2005年1-9月汽车整车制造业的销售利润率仅3.77%,成本费用利润率3.99%,均低于全行业水平。把轿车作为大头的几大汽车集团,盈利能力都处于下降状态:一汽-75.86%,北汽-66.31%,长安-63.16%,上汽-59.29%,东风-21.23%,广汽-16.57%。整车制造业尤其是乘用车企业面临,上游原材料等价格攀升,下游的市场则要求产品车价下来,上挤下压,如何消化成本成为企业能否生存和发展的一个严峻问题。因而几乎所有企业都不约而同地对采购、生产、销售等一系列管理系统的成本开刀,向成本宣战。首推长安汽车,他们刮起一场“降成本风暴运动”。一汽集团的“风暴”,堪称史无前例。一汽大众提出一个口号——“疯狂国产化”、实施一个计划——“SDP计划”,即企业生存和发展计划,其核心都是降成本。集团几个整车企业下成本的决心,我们从他们极细小的举动中,见他们难能可贵的精神。一汽大众推行“一张A4纸两面用”,天津一汽丰田新建的第2工厂洗手间纸巾盒旁贴着“来宾专用”的标志,天津一汽夏利实施“110工程”,向“1秒钟、1分钱、零缺陷”要效益。东风神龙公司定出今年的降本目标P2+2,P2指下降生产成本20个亿,后一个2指将企业库存费用控制在20个亿之内。上汽集团股份以推行“经营者管理模式”为契机,强调开源节流,降本增效。上海大众出差新规定,1000公里以内,坐火车。广本表示不会为追求产量而去增加产量。鉴于QQ的微利,奇瑞不排除将其销售比例从七成降到四成的可能性。渡边捷昭和卡洛斯-戈恩成为今年我国汽车界学习管理的偶像。他们两位是全球汽车界公认的成本杀手,今年各自升迁为丰田和雷诺两大跨国公司的总裁。渡边捷昭于2000年领导了丰田的“面向21世纪成本竞争建设”(简称CCC21),CCC21使丰田汽车上180个核心部件价格降低30%;卡洛斯-戈恩在2000年使濒临“死亡”的日产,在第2年扭亏为赢,实现利润27亿美元。因为只有像丰田或雷诺-日产那样,具备产品低成本的杀伤力,市场上具真正的竞争力。3、市场越来越细分车型越来越多,有传媒统计,05年包括改进型在内的新车型80多款,平均每4天有1款新车上市,1/3为日、韩在我国的合资企业推出。车型越来越多,销售却越来越难,新车效应越来越小,上市没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