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经信委年度工作总结和工作打算一、20XX年工作总结20XX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全市经信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按照“一个定位、三个着力”的总体要求,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积极推进工业强市建设,全力做好稳增长、促转调、提质效各项工作,工业经济呈现运行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工业强市建设取得良好开局。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1%;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620.6亿元、利税1290.2亿元、利润738.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8.3%和6.3%,绝对值分别位列全省第5位、第4位和第4位,增速分别位列第10位、第3位和第3位;全市工业用电量271.85亿千瓦时,增幅位列全省第7位;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525.17亿元,同比增长10.7%,其中,技改投资1290亿元,同比增长15.7%。(一)积极推动工业强市战略深入实施。一是高点策划。在广泛深入调研,吸收先进地区经验基础上,组织力量制定了《关于推动转型升级建设工业强市的若干政策意见》(简称“工业强市30条”),召开了全市推动转型升级建设工业强市大会,对全市工业发展进行了谋篇布局。二是高标准落实。调整内部组织形式,实行工委委员负责的专项工作推进机制,根据重点任务配备力量,将承担的工业强市建设重点任务逐一细化任务落实。通过召开政策兑现会、开展专项督查,协调相关部门将支持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全部按时足额兑现落实到位,“一分一厘不拖欠企业”。三是高质量推进。主动承担全市工业强市建设的统筹推进工作,推动44个部门制定了《关于推动转型升级建设工业强市的若干政策意见实施细则》,出台了70余个配套政策文件,督促指导各区县全部制定了配套政策。深入推进“工业强市30条”政策宣传贯彻活动,组织力量编写了政策解读文本,在市、区县、镇办三级设立103个政策宣传服务点,采取多种形式推动企业应享尽享扶持政策。(二)工业经济运行保持平稳态势。一是加强组织协调。充实市工业经济运行指挥部力量,增设督查考核组、项目组两第1页共12页个工作组,建立工业经济运行联席会议制度,开展企业抵押贷款、抵质押贷款比率、转贷应急、涉企收费四个专项调研,强化对协调指导、监测分析、降本增效、市场开拓、企业列统等关键工作的组织领导。实行挂包区县稳增长制度,向各区县派驻工作组,指导区县做好稳增长各项工作,压实各项发展责任。二是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全力打造“三最”机关,将委机关原行使的5项行政审批事项全部取消或下放、委托区县行使,在全省经信系统率先实现市级“零审批”。建立了企业问题定期会商和分级督办解决机制,规范涉企检查和收费,积极推进“企业生产宁静日”等制度性安排,最大程度减少涉企检查,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推动解决了一批企业反映突出的问题。三是强化重点要素保障。推进18家企业电力直接交易27.77亿千瓦时(占全省交易量的11%),为企业降低用电成本4000余万元。推动3家地炼企业申报进口原油指标1334万吨/年,已获批416万吨,正在核查评估918万吨。组织企业参加省银企对接会,协调金融机构为37家企业发放流动资金贷款118亿元,贷款满足率98%。积极与各基金公司开展对接合作,与中植资本共同建设首期规模10亿元的企业技术改造并购重组基金,支持优势企业壮大、困难企业脱困。四是积极帮助企业开拓市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制定实施年度市场开拓活动方案,联合各行业协会组织参加国际国内各类展会50余次,参展企业400余家。与“好品山东”等网销平台进行深度合作,开展线上线下多层次市场开拓活动,1745家企业上线“好品山东”网销平台。实行专业招商与责任挂包相结合的招商引资推进机制,积极开展德国、以色列专题招商,大力推进北汽新能源汽车等一批重大招商项目,中科洁能等9个项目实现落地,全年实现招商引资3.8亿元,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五是强化民爆行业安全监管。制定《民爆行业安全生产检查方式及范围标准》,推动民爆行业安全生产监管向更加倚重专家查隐患、科技兴安、规范化监管转变,更大程度发挥民爆安全生产监管专家组作用,实施民爆物品生产线在线视频监控,民爆行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三)转型升级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