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年度工作总结和工作思路20XX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的监督指导和关心帮助下,全市科技系统以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为抓手,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一、20XX年全市科技工作基本情况今年1-10月份,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952.49亿元,增长9.3%,增速比规上工业高5.1个百分点;完成工业新产品产值3357.44亿元,增长7.7%;发明专利授权量6702件,有效发明专利29079件,继续位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一,副省级城市第二;网上技术市场成果交易4180项,实现交易额43.73亿元。截止目前,全市已有国家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1979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4437家。主要工作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示范创建工作扎实推进。我委根据去年李克强总理的指示精神和科技部工作要求,在省市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科技部和省科技厅的支持指导下,扎实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建工作。一是领导重视,协同推进。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示范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6次召开示范区专题会议并多次带队赴科技部等汇报争取。3月25日至27日,科技部曹健林副部长带领12个部委联合调研组对示范区创建基础和方案进行了专题调研。4月,省委常委会、省政府常务会议听取创建工作汇报。8月25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示范区获批后,赵一德书记专题听取示范区工作汇报,示范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市委常委会第120次会议先后研究了示范区创建工作。二是深入调研,制定政策。与市政府研究室编制整理示范区"1+x"政策,即《关于加快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初稿)及13个配套政策目录,并已进入省委省政府发文程序。编制完善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和《空间布局规划》,制定出台了《"创新创业新天堂"行动计划方案》,并组织在京召开发展规划纲要专家论证会。三是加大宣传,营造氛围。开展示范区宣传月活动,制作了专题宣传第1页共4页片和宣传展板,组织中央、省、市媒体深入国家级高XX县区、未来科技城、青山湖科技城等,重点宣传示范区建设的重大意义、目标定位及亮点做法。(二)产业助推作用日益增强。围绕我市重点产业发展,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提升科技支撑产业发展能力。一是创建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6月份,成功入围全国15个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之一。创建成功后,组织制定了基地城市示范竞争性资金、创业品牌活动补助和创新服务活动券等多项管理办法。二是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新认定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和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208家、市级507家,累计认定1986家和4044家。1-10月,全市完成工业新产品产值3357.44亿元,增长7.7%。三是大力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新认定雏鹰企业330家、青蓝企业83家。今年对287家"雏鹰"、"青蓝"企业贴息补助1861.94万元。新认定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62家,累计达4437家。新认定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84家、市级98家,累计分别达517家和921家。(三)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创新科技金融服务机制,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题。一是深化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制定出台了《关于促进科技、金融与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市科技发展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国家、省科技项目市本级财政科技配套资金管理办法》、《市科技型小微企业"助保贷"管理办法》等。二是推进科技投融资体制改革。截止10月份,创投引导基金总规模46.27亿元,新投项目188个,金额25.24亿元。蒲公英天使投资引导基金新成立8家,总基金规模达到7.29亿元。完成担保业务9.47亿元,累计担保61亿元,支持企业1600家次。为165家企业提供融资周转资金10.36亿元,累计为580余家(次)企业提供融资周转资金约30亿元。三是加大力度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完成了20XX年市重大创新项目的征集和评审工作,立项资助35个项目,市级财政资金资助3979万元。修订《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办法》,并上报市政府审定。完成20XX年市科技进步奖评选工作,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