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粮食工作总结报告一、今年全市粮食工作情况(一)确保收购市场稳定。今年全市粮食收购做到了“三个一”。一是坚持“一盘棋”。收购前期,通过召开协调会、电视电话会、新闻发布会、刊登领导署名文章和记者专访等多种形式,使托市政策家喻户晓,确保资金、仓容等及时到位。二是实行“一口价”。收购期间,开展“百名干部下库点,服务收购在一线”活动,严格督查托市收购政策执行情况,做到了政策执行不走样。三是呈现“一片火爆”。各托市收购点严格执行“五个一”的要求,优质服务,政策透明,农民送粮积极,收购场景火爆。(二)夯实粮食安全基础。一是推进放心粮油示范工程建设。在去年获得“全国放心粮油工作先进单位”的基础上,深入开展放心粮油“六进”活动,分别新增国家级、市级放心粮油示范企业2家、50家,取消不达标创建点6个。各级放心粮油示范企业(点)数量年内有望突破100家,其中国家级6家。二是加强粮油市场监管。牵头开展散装食用油专项整治,在全省率先实现散装食用油退市。抓好粮食流通管理,开展粮油库存专项检查、粮食收购专项检查,确保不合格粮食不入库,确保未发生坑农害农事件,确保未出现霉烂变质粮食流入口粮市场。三是加强储备粮油管理。颁布实施《市级储备粮油管理办法》,会同相关部门下达市级储备粮油轮换计划,努力完成各级地方储备粮油轮换任务。四是加强应急保障体系建设。各类应急企业(点)突破150个,覆盖到城市各办事处、农村各乡镇。(三)推进粮油产业发展。我市自20XX年实施粮油“百亿产业”工程以来,粮油工业总产值实现年均30%以上的增长,粮油工业这块“短板”逐渐补齐,跻身全省强市行列。一是加快推动产业升级。推动粮食产业由“谷变米”向精深加工方向提质升级,湖南神农米业,湖南金巢食品公司等一批粮油企业相继完成技术改造和产能扩张,实现产销两旺,有效冲抵了镉米事件影响。二是大力推进项目建设。仙竹米业生产线技改、第1页共3页金禾舜罐装油扩产等6个项目相继开工建设,总投资4000余万元。积极申报项目资金,争取20XX年粮食最低收购价仓库维修资金235万元,神农米业仓储项目获中央财政补助资金500万元。19个项目申报省粮油千亿产业资金,69个粮食库点申报国家粮安工程资金,年底前有望到位各级财政资金2000万元。三是加强品牌建设。新增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全市现拥有中国驰名商标2个,国家绿色产品认证2个,国家级放心粮油示范企业6家,省著名商标8个。四是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推进粮油集团组建,完成株洲军粮供应公司整合三门粮站(原属xx县)前期工作,全市粮食优良资源集聚度明显增强。(四)加强行业自身建设。以文明建设为统领,着力提升队伍素质,改进干事作风。一是深入开展“五个一”学习活动。举办周末大课堂18期,邀请专家讲课8次,开展主题活动7次。二是扎实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工作。以“三进三联”以载体,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联户、放心粮油进社区联店、便民服务进社区联心活动,搭建在职党员与社区群众心连心的桥梁。三是开展“粮食干部大走访,服务群众转作风”主题活动。组织开展“送种子、送技术、送温暖”下乡和“绿色环保,洁美家园”活动,走访慰问驻株部队官兵。二、20XX年工作思路全局上下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奋力打造株洲粮食事业发展升级版。主要目标和任务是:全年收购粮食40万吨,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粮食企业收购10万吨以上;全行业实现粮油工业总产值60亿元、物流总产值8亿元;规范管理各级储备粮,完成地方储备粮油轮换任务;维护粮食市场秩序,推进放心粮油示范工程;按照政策规定有力保证驻株部队和武警的粮食供应。为此,我们重点抓好以下四项工作:(一)粮食基础工作--提质。一是确保收购畅通。提前谋划,做好资金、仓容等准备,严格执行收购政策,实现农民、政府、企业“三满意”。二是确保储粮安全。积极争取国家、省级专项资金和市级配套资金,加快仓储设施建设。逐步提高仓储管理信息化水平,试点并推广电子粮情测控系统。三是确第2页共3页保市场稳定。加大粮食流通监管力度,依法抓好粮政执法工作,力保市场粮油质量安全、供应充足、价格平稳。四是确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