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3.2.2原子的构成课题备课第17课时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知道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涵义及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关系。2、通过想象、猜想——探索证明——归纳和学生间相互讨论、交流,增强学生归纳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空间想象力3、培养学生对微观世界学习的兴趣;初步体会物质构成的奥秘,树立“结构决定性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重点难点(1)知道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2)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涵义及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关系。教学方法及教学辅助手段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多媒体教学过程复备记录情境导入复习原子的构成,设问为什么要强调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引入新课100多种元素的原子中,除氢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运动情况比较简单外,其他原子核外都有多个电子,这些电子在原子核外是如何运动的呢?(画简图表示),它们能否挣脱原子核的吸引呢?学生猜想:请发挥你的想象猜想这些电子如何运动?学生交流:向你的同学说一说你想象中核外电子如何运动?讲解:在多电子的原子中,不同的电子是在离核远近不同的区域运动。科学家把这些区域叫做电子层。离核最近的为第一层,依次向外最多可分为七层,电子就是在这些不同的电子层上运动的,即分层运动,又叫分层排布。归纳结论:一、核外电子的排布1、电子层:一、二、三、四、五、六、七离核的距离:最近————————→最远2、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学生猜想:可能是什么原因使电子不能在同一区域运动?讲解:不同的电子能量不同,能量小的电子只能在……,能量大的电子能够跑……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查阅资料进行验证。教师启发:当我们知道了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情况,我们就可以画出一种示意图来表示原子的结构了。(边讲边画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3、原子结构示意图交流:结合黑板上的示意图,将各部分的意义说给你的同学听一听。巩固练习:教师另画一个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讨论:展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学生观察、互相讨论,从中你可以获得哪些信息,发现哪些规律?找到之后记录下来,看谁找的多。归纳小结:将学生获取的信息分类板书引导关注:4、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特点及与元素性质的关系形成结论:金属元素:一般少于4个,易失去电子,非金属元素:一般或多余4个,易得到电子稀有气体元素:一般为8个(氦为2个)相对稳定结构:最外层电子数8个(一个电子层为2个)归纳小结:元素的性质与核外电子的排布,特别是最外层电子数目的关系最密切。讨论交流:在本节课中,你学到了什么?你还想知道哪些问题?练习:课后习题。1.课堂作业:练习卷2.《学习与测价》教学反思(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