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族宗教工作总结报告今年以来,我市民族宗教工作紧紧围绕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学习贯彻,不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切实维护宗教领域和睦稳定,努力为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服务。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推进民族宗教工作开展开展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培训。先后举办市民族宗教系统干部、委离退休干部、全市宗教界人士、全市民族用品生产企业负责人参加的各类培训班7期,完成对委干部职工、离退休干部、宗教界代表人士、民族用品生产企业负责人的轮训。加强民族团结宣传。一是继续参加以宣传民族团结为重要元素的“20XX观山湖公园灯会庙市”。二是于5月10日-5月17日举办xx市第三十个“民族团结周”系列活动,集中和广泛地进行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期间,在5家市级新闻媒体开辟《民族团结》专栏、专题,举行民族团结文化进校园成果图片展,举办了民族政策专题宣传活动。三是深入开展民族政策法规宣传,推进“六五”普法工作。与贵州民族报社联合开展贵阳民族工作系列报道;征订《贵州民族报》分送全市村及村以及单位学习了解民族知识和政策法规;与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共同行文,将《民族理论与政策干部读本》列入市、县两级党校(行政学院)培训教材。四是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创建活动。制定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活动工作方案》,确定到20XX年在全市建成市级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点200个,并开展了民族团结和睦指数统计监测。先后与市委宣传部、市委统战部、市民政局、市直机关工委、市教育局、市农委、贵阳警备区等部门拟定了推进民族团结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进农村、进学校、进部队工作计划,并安排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经费90万元,争取省级资金40万元投入民族团结“六进”工作。今年9月,我市44个机关、农村、学校、企业、部队被省委宣传部、省委统战部、省民委命名为全省第二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第1页共8页推进业内联谊交流。以发放过节物品和慰问金方式,在春节期间开展了走访慰问送温暖活动,共走访慰问173名宗教界代表人士;接待了新疆民族团结进步参观团、疆籍外国人参访团以及“中欧人权对话”组织到我市参访;民族学会工作继续加强,市苗学会、市布依学会、市彝学会组织会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积极排查化解矛盾。重视信访接待工作,回复了基督教群众关于宗教场所建设的来信,接待了新疆在筑经商维族同胞关于摊位、xx县苗族群众关于民族节日场地等来访,做到件件有答复,事事有回音;在节假日等时段实行领导带班值班制,做好维稳工作;针对日常工作收集与摸排情况,对问题逐个调查、处理,相继对疆籍维族务工人员来筑期间生病亡故、青海籍来筑经商回族人员小孩意外落水死亡、邻近工地施工影响寺庙建筑安全及管辖疑义等问题进行妥当处置,化解了争议,疏导了民意。二、围绕民生改善,推进民族事业发展继续加强工作机制建设。在民族团结周、观音会、民族运动会等重要活动期间及时启动市民族工作领导小组、市宗教工作协调小组、市宗教节日活动安全协调小组工作机制,稳妥推进相关工作;切实加强与组织、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编制、教育、财政、民政、卫生、机关工委、农委、体育等部门,以及驻筑部队的协调联系,形成了开展民族干部培训、民族团结创建、宗教人士参加社会保障等一系列工作方案,为工作推进提供保障。关注群众生活。在春节期间组织对450户少数民族困难群众行慰问,发放慰问金14万元,物品10万元;在“六一”儿童节期间购置2万元学习和生活用品送到xx区利民小学等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较多的学校;积极协调和办理涉及民族成份方面的事宜,举办业务培训班1期,办理民族成份更正200份。积极支持民族经济发展。一是编制了20XX年度支持民族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计划,争取上级资金和安排本级资金共1400万元,实施推进民族经济建设、完善民族乡村基础设施方面的项目80个。二是成功增补9家企业为纳入全国民第2页共8页族用品生产贸易企业名录,并帮助5家民族用品生产企业落实技改资金150万元,帮助20家民族用品生产企业贷款获得生产经营贷款贴息3000万元,实现贷款余额39亿元。三是向省民委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