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教学设计课题:讲课教师:学科:历史课时:1总课时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二战后美国登上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的原因和表现;“冷战”的定义;“杜鲁门主义”的内容和实质;马歇尔计划的目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性质。过程与方法参与课堂活动与同学分析冷战政策出台的背景,归纳冷战的具体表现,探究冷战政策带来的影响,加深对冷战对峙局面的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能真切感受到美苏争霸世界的斗争,造成了国际局势的动荡不安,给世界和平带来了严重影响,认识到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教材分析教学重点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教学难点什么是以“遏制”苏联为中心的“冷战”政策;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实质;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及影响。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教学目的、时间分配等)导入新课分析漫画《绞死希特勒》。二战中美、英、苏共同协作抵抗德国法西斯,是盟友关系。第二次世界大战终于结束了,战争再次改变了世界的格局。西欧?材料1:废墟照片。材料2:“现在的欧洲是什么?是瓦学生看书后回答问题师生同唱《国际歌》引起学生兴趣,带着问题进入新课的学习砾场、骸骨堂、时疫与仇恨滋生的渊薮。”——丘吉尔材料3:“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丘吉尔为什么丘吉尔抱怨自己是一头小毛驴?(西欧在二战中实力受到极大削弱。深深的失落感。英国以前是世界的老霸主,现在衰落了,看到身边坐着新的世界霸主,肯定伤心。)另一方面,美国在经济和政治上控制了西欧。美国不仅给西欧国家送去了他们需要的物质,而且给他们送去了不需要的东西。在许多方面,西欧国家不得不放弃自己的一些利益,听命于美国。面对美国的攻势,苏联如何做出应对?——政治上清除东欧各国政府中的右派人士;经济上建立了经互会。冷战开始后,美苏在军事上的对抗表现在哪里?——图片出,观察图片得出结论。美国为精心拼凑了一个军事政治集思考:冷战政策实行的背景学生看图冷战开始后,美苏在军事上的对抗表现在哪里?——图片出,观察图片得出结论学生阅读回答:学生阅读教材并回答自由发挥,充分讨论复习旧知识,联系新知识给学生比较大的思考和交流空间,能基本体现自主探究学习的特点和要求,并且收到了较好效果。利用图表、漫画、地图信息运用比较多,围绕教学目标,使用恰当历史资料,多途径刺激学生思维,提高课堂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49年4月,以美国为首的西方12国外长在华盛顿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公约的主要内容是集体防御,不久根据这项公约,缔约国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它有统一的军队,首任司令官是美国的艾森豪威尔。北约的建立,标志着美国推行遏制苏联、控制欧洲、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部署已初步完成。为了对付美国的扩张和威胁,苏联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总之,到50年代中,东西方之间在欧洲最终形成两个对立的军事集团,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它日益成为美苏争霸的工具,并激化了冷战。冷战初期,美苏之间、东西方之间发生了多起冲突。主要的争夺在于德国。观察地图。德国战后情况如何?(分区占领)。因为第一次柏林危机,加剧了西方对苏联的“恐惧”,为了更好防范苏联,军事上: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NATO)。1949年4月美国联合加拿大、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国,成立了一照书回答学生看书总结回答学生组织讨论后回答得出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最终目的是称霸世界区分冷战和热战的概念效率。明确工人的运动为科学的理论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阅读史料的能力个以美国为首的军事联盟,即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任何一个缔约国的领土完整、政治独立或安全遭受威胁,各缔约国应共同协商。”“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各缔约国可以“采取视为必要之行动,包括武力之使用。”——性质是军事集团。苏联针锋相对,在1955年和东欧国家建立华约。影响:强化了美苏冷战。第二次柏林危机: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