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辽宁省凌海市石山初级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3.17昌盛的秦汉文化(二)教案 新人教版VIP免费

辽宁省凌海市石山初级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3.17昌盛的秦汉文化(二)教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1/4
辽宁省凌海市石山初级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3.17昌盛的秦汉文化(二)教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2/4
辽宁省凌海市石山初级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3.17昌盛的秦汉文化(二)教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3/4
3.17昌盛的秦汉文化(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识记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的史实,识记《史记》的作者、体例、叙史范围及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成就。2.过程与方法:能够分析宗教得以传播的原因和对我国古代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教学重难点】重点:佛教和道教、《史记》、秦始皇陵兵马俑。难点:佛教和道教在我国得以传播的原因及所产生的影响。【教学方法】讲述法、合作探究法、归纳法、比较法、图片分析法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秦汉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首次出现大一统的时期。在这一时期我国的科技文化迅速发展起来,出现了许多辉煌灿烂的文化成就。我们在前面主要讲述了造纸术、医学和数学等科技方面的内容。那么秦汉时期最为典型的文化成就是什么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看第18课。二、自主学习,生成问题:1.佛教起源于哪里?什么时候传入我国?佛教的基本主张是什么?简述它在我国的传播情况及深远影响。2.简述道教的兴起与发展情况、基本主张和影响。3.司马迁为什么能够写出《史记》这样一部历史巨著?《史记》是一部什么样体裁的书?它记述了什么时期的史事?这部书又有什么价值呢?4.秦兵马俑是什么艺术的代表?它有何特点和价值?三、针对问题,有效点拨:1.佛教:(1)起源:古印度。(2)佛教的传入:西汉末传入我国中原地区。(3)基本主张:人死后能够转生来世。人的今生如果能忍受苦难,虔诚地信佛,来世就可以得到幸福。(4)传播:东汉明帝派使者到西域求佛法,有的地方兴建起佛寺。(5)影响:佛教的传播,对我国文化的发展有深远影响。2.道教:(1)兴起: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东汉时期,在民间兴起,创始人张陵,尊老子为教主,称他为“太上老君”。(2)主张:主张修身养性,炼制丹药,以得道成仙。(3)发展:道教迎合了封建统治者追求长生不老的欲望。统治者利用道教统治人民,允许各地建立道观。(4)影响:对我国文化也有深远的影响。3.《史记》:(1)他生活在汉武帝时期;父亲是史官,从小受家庭熏陶;他寻访许多名胜古迹,自己做史官,读书很多,还刻苦努力,终于写成《史记》。(2)体裁: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3)主要记述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4)价值:是后世纪传体史书的典范,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4.(1)是秦汉时期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2)特点:造型精美,表情丰富,神态逼真,生动传神。(3)价值:形象地展现了两千多年前秦军横扫六国的磅礴气势,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它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四、合作探究,质疑解惑:请你归纳和回忆本节所学内容,认真想一想,你还有哪些疑难问题没有解决,说出来大家共同解决。教师预设问题:1.马克思说:“宗教是麻醉人民的精神鸦片。”马克思说得有道理吗?请你结合在这一课中了解的有关佛教和道教的知识解释一下。2.思考:在一部电视剧里,有一个情节描写秦汉之际,刘邦的夫人即后来的吕后躲避战乱,逃入尼姑庵的故事。想一想,到底是谁错了,为什么?3.佛教和道教为什么会在我国古代得以传播和发展?4.王充在《论衡》中说:“人死血脉竭,竭而精气灭,灭而形体朽,朽而成灰土,何用为鬼?”你是否同意王充的观点?说说你的理由。5.已发掘出的秦兵马俑,排列整齐,而且都面向东方,这是为什么?五、思维拓展,问题延伸:1.佛教和道教的对比:教别发源地时间信仰对象宗教场所教义佛教古印度西汉末年佛寺院死后转世投胎,今生忍受苦难,虔诚信佛,来世可以得到幸福道教中国东汉时期神仙道观修身养性,炼制丹药,长生不老,得道成仙2.宗教与邪教的区别:正统宗教与邪教是不可同日而语的,邪教与宗教的区别不仅体现在教义的内容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宗教与政治、与国家的关系上。宗教是为了国家统治的利益,为向人们灌输对权力的畏惧和服从才有存在的价值。邪教之所以是邪教,根本点在于其具有反世俗生活和反国家性。应当指出,世界上那些具有伟大传统的宗教本身都是反对邪教的。特别是那种欺世惑众的、非理性的邪教。真正的宗教、伟大的宗教在本质上是理性...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辽宁省凌海市石山初级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3.17昌盛的秦汉文化(二)教案 新人教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