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第18课美国南北战争(1861.4—1865.4)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本课,要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起因、战争过程中的主要事件、战争的结局、战争的性质和作用以及林肯在美国历史上的地位、影响等主要基本史实。2、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起因以及由此而决定了南北战争的性质、结局和作用,培养学生对因果关系、一因多果关系的认识;引导学生对战争双方力量的对比,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和读图能力;学生通过对《草叶集》和《汤姆叔叔的小屋》等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朗诵,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扩充学生知识视野,认识文学与史学的内在深刻关系。过程与方法:在教师的精心设计与严密组织下,以多幅幻灯片(包括人物、地图、动画、提纲等)和影片互相配合使用,指导学生进行诗歌朗诵、分组讨论、历史故事表演和搜集历史故事并上台讲解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南北战争中林肯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活动,使学生了解人民群众与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及相互关系,认识到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伟大动力。2、通过对课文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残暴野蛮的统治是要被历史淘汰的,民主、平等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为了国家进步、社会发展而献身的人历史是不会忘记的;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3、通过美国内战和当前中国海峡两岸局势的比较,让学生充分理解并坚决拥护党和政府的严正立场,表达中国青年学生热爱和平和迫切要求实现祖国统一的良好愿望。重点与难点:重点:林肯在南北战争期间的作用。林肯一生的主要活动就是领导了南北战争,解放了黑奴,为废除奴隶制而献身;从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来看,林肯政府扫除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又一障碍,为美国经济腾飞奠定了基础。难点:美国南北战争的起因。在当年独立战争的时候,南方奴隶主与北方工商业资产阶级一起携手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取得了胜利,为美国走上独立自主的资本主义道路共同发挥了作用。可是,南北战争时,双方却变成了敌人,这是怎么回事?换句话说,只要弄清了南北战争的焦点是黑人奴隶制的存废问题,不但战争的性质、战争的结局、战争的作用,甚至连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等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了。板书设计:第18课美国南北战争(1861.4—1865.4)一、原因:两种不同的经济制度: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发达南方:使用奴隶的种植园经济二、焦点:黑人奴隶制的存废三、导火线:林肯当选总统四、过程:1、开始:南方挑起内战,北方失利(1861年4月)2、转折: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862年)3、结束:攻占里士满,南方军队投降(1865年4月)五、意义: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教学资源:多媒体设备(包括各种动态幻灯片、历史地图和有关影片资料)。《世界上下五千年》──近代卷;《世界通史故事》之林肯和美国南北战争。《美国历史上黑人奴隶制》:唐陶华著上海人民出版社;第18课美国南北战争厦门九中陈安平导入新课: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们先来做一个课前调查。请问,你们喜欢欧美诗歌吗?”学生:“喜欢!”老师:“好!现在,请同学们来欣赏美国著名诗人惠特曼的抒情诗《哦!船长!我的船长!》,有请×××和×××同学为大家朗诵。”(放幻灯片并放轻音乐做背景)学生朗诵:“哦,船长!我的船长!——选自惠特曼《草叶集》哦,船长!我的船长!我们的可怕的航程可怕的航程已经终了,这只船已经经历了一切风涛,我们所追求的酬报也已经得到,港口已经靠近,我听见了钟声,人们全都在欢腾,这时候,跟踪着这坚毅的船,分析、评价、反思、体会通过诗歌朗诵导入新课,可以使历史学科和文学、音乐交叉渗透,同时可以烘托课堂气氛。全体同学受到感染,看着幻灯片一起朗诵,气氛热烈。这勇猛的大胆的船,那千万双眼睛:但是,哦,心啊!心啊!心啊!哦,点点红色的血痕,这时我的船长横卧在甲板上,倒下了,死得冰冷。”老师:“谢谢二位同学的精彩朗诵。请问大家,这首诗所要纪念的‘船长’指的是谁呀?”(出示林肯照片)学生:“美国总统林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