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6课 告别“雅尔塔”教案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初中九年级下册历史教案VIP免费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6课 告别“雅尔塔”教案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初中九年级下册历史教案_第1页
1/2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6课 告别“雅尔塔”教案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初中九年级下册历史教案_第2页
2/2
第16课告别“雅尔塔”教学课题第16课告别“雅尔塔”教学目标1、了解戈尔巴乔夫改革和苏联解体的基本史实。2、比较雅尔塔体系下的世界格局的不同,引起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的思考,3、结合政治学科和中国现代史相关知识,比较苏联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进一步认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意义,初步锻炼学科综合能力。教学重点戈尔巴乔夫改革,苏联解体的过程。教学难点苏联解体的原因分析以及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的理解。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备栏一、导入新课随着1991年苏联解体,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从此从地球上消失,如今,苏联已成为历史名词。苏联为什么会解体?它又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解体的呢?二、自学质疑1、1985年,面对苏联长期积累的矛盾,苏共中央总书记______着手进行全面的改革,提出社会经济“加速发展战略”。2、在政治改革领域中戈尔巴乔夫主张由“_____”向“_____”过度,弱化了苏共的领导地位和中央政府的控制能力。3、1991年,苏联政府公布了_________,准备将原来的联盟变成一个松散的联邦。4、1991年12月,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11个原苏联加盟共和国签署了________,正式宣告结成独立国家联合体,苏联解体。5、为了力图阻止联盟的解体,部分党和国家领导人作了最后一次努力,发动了_______。6、___标志着以美苏两极对峙为主要支撑的雅尔塔体系的瓦解。三、交流展示展示自学成果四、互动探究■回顾——改革轨道的偏离●填一填:小明同学将戈尔巴乔夫改革整理归纳为一表格,具体如下,请你补充完整。经济上进行全面改革,提出社会经济“加快发展战略”影响:政治上思想上■辩论——聚焦“八一九事件”观点一:如果没有“八一九”事件,苏联也许会继续存在。思考回答自学填空展示小组合作探究观点二:“八一九”事件是政府和苏共主要领导人为挽救苏联作的最后一次政治努力。所以即使没有该事件,苏联仍会解体。●辩一辩:你赞成哪一观点?并说明理由■沉思——苏联解体的启示展示:2006年10月新华网专稿:香港《亚洲周刊》12月24日一期发表文章,认为苏联解体、归于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抱残守缺,理想主义和教条主义,不思进取没有与时俱进。思考: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瞻望:历史属于过去,我们必须展望未来,从苏联解体的教训我们思考着,前进着,这一环节是属于我们自己的、请留下我们从苏联解体的历史巨变中所吸取的经验教训:。五、矫正反馈1、小明曾经于1992年给在他远莫斯科工作的爸爸写过一封信,那么他当时写在收信人地址一栏中的国名应该是()A、苏维埃社会主义联盟B、沙皇俄国C、俄罗斯D、苏维埃俄国2、在互联网上搜索引擎上输入关键词,能快速的找到想要查找的内容,如输入“一战中诞生”、“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1991年12月解体”三个关键词,能找到最贴切的国家是()A、捷克斯洛伐克B、前苏联C、匈牙利D、罗马尼亚3、20世纪80年代末,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相继发生危机,社会动荡,风云骤起,最终苏联解体,东欧巨变,其实质是()A、社会制度发生变化B、国家名称发生变化C、文化观念发生变化D、两极格局发生变化4、1991年苏联解体,社会制度发生变化,解体的直接原因是()A、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的弊端B、各加盟共和国的离心C、西方的“和平演变”D、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检测板书设计:原因苏联解体标志标志告别“雅尔塔”东欧剧变影响作业布置:完成《课课练》教学反思: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6课 告别“雅尔塔”教案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初中九年级下册历史教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