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灌南县实验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作文教案1苏教版教学目标:1.学习观察事物的基本写法。2.善于运用所学方法并在作文里体现出来。教学重难点:善于运用所学方法并在作文里体现出来。教学过程:一、写作指导每种事物都有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点,我们观察和描写一个事物,要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各个方面发现并表现它的特点。例如《巍巍中山陵》的作者准确地把握了中山陵“巍巍”的特点,无论是重点介绍建筑群体规模,还是详细介绍陵园的地理环境,具体位置,修建过程,都紧紧围绕这一特征,因而描写准确而又特色鲜明。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要选好观察点。观察点就是作者观察事物的立足点。观察点可以固定在一处,也可以适当变换。例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先按游览顺序由远及近观察;为了仔细观察大碑座四周的雕像,又从东到北。这样观察点转移有一定顺序,有条理地介绍了纪念碑。突出了纪念碑的特点:巍峨、雄伟、庄严。二、例文评析我的另一个“家”上地实验学校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上地环岛西南角,它内部建筑美观实用,布局紧凑,环境优美,现代化设施配备齐全。上地实验学校占地面积约35144平方米,约有203名教职员工。40个教学班,共有学生2000人。步入学校大门,左边就是初一年级所在的二号教学楼,共4层。它的外形美观、大方。内部是初一年级十六个班教室,每班有一台多媒体讲台,一台电视,一个监控器和二台制冷空调。特别在二至四层厕所设有二次利用水处理器,用上层洗手水冲下层厕所。将现代化设施与环保相融合。校门的右手边则是充满神秘感的实验楼,它占地约2184平方米,配备有2间物理实验室,1间化学实验室及2间生物教室。是同学们向往的地方。沿着甬路直走,便到了喷泉,它呈圆形,直径10米,深0.6米,以循环利用的方法由水渠喷水。喷泉被四块草坪环拱着,草坪里有嫩绿的小草,有墨绿的松柏,有娇滴滴的小花,也有刚毅的假山,草坪四周是一圈小卫士般的地灯,傍晚时分,五颜六色的地灯便像彩带一般围绕着草坪。由喷泉再向北,便是朴素、典雅的一号教学楼了。它共五层,其中第五层是2间音乐教室,在一层有美术教室、劳技教室、阶梯教室各一间,顺着宽大的台阶来到第二层,通道东面有一条空中走廊。顺着空中走廊可以直接到达一号教学楼东侧的办公楼,它占地面积约2181平方米,设有德育处。会议室、广播室等,并有两套可独立工作的广播系统。从办公楼的东门出来,可以看到操场的南门,走过那道门,眼前豁然开朗,离我们最近的是四条暗红色的跑道,跑道总长400米,周围设有下水孔。穿过跑道,走进操场,可以感觉操场的地面是有些弹性的,因为这是塑胶多功能操场。操场西面是领操台,领操台两侧是长长的看台。沿着操场向北走,出了操场北门,右边就是宿舍楼,共六层,每层15个房间,占地面积约4200平方米,内设制冷双向空调。顺着甬道向西走,在左手边有一扇不起眼的小门,通向地下室,那儿就是书的海洋--图书馆。里边有各类书籍:故事、科幻、诗歌应有尽有。从图书馆继续向西走,便是建筑面积3290.66平方米的体育馆,它造型新颖、充满活力,极富现代艺术魅力,是学校里占地面积最大的建筑,耗资800万。它还与食堂连为一体。地下一层为食堂,可供初一十六个班800名学生同时就餐。这就是我们的学校,我的另一个“家”。评析第2段到第11段,这10个小段是文章的主体段落,它落实了这次作文的主要意图,这次作文主要训练两点:针对某一介绍对象(例如校园),如何安排说明的顺序,如何运用适当的说明方法。本文的主要优点:①顺序安排较合理。先采用了定点观察法:进入学校大门,就把门口作为一个观察点,左边,右边,分别介绍了二号教学楼和实验楼,然后采用了动点观察法:“沿着甬路直走,便到了喷泉”,“由喷泉向北,便是朴素、典雅的一号教学楼了”,“顺着空中走廊可以直接到达一号教学楼东侧的办公楼”,凡此种种,每一自然段的开头均用了较为准确的文字。按参观顺序,以动点观察的方法一一介绍了学校的各种布局设施。以上两点是介绍建筑时常用的方法,我们所学的课文《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全文采用了动点观察法,而在介绍碑身时即站在第二层平台,采用了定点观察法。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