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司法局年度工作总结报告一、主要成绩(一)突出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法律服务作用进一步发挥1、全力服务我区重点项目建设。我局以“科学发展管理年”为契机,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抓好征地、重点项目的法律服务工作,积极化解群体性矛盾纠纷等问题。一是领导亲自带队参与拆违工作,我局主要领导作为法律服务保障组组长,带队参与演丰镇美兰墟大顶村、灵山镇东头村委会后良村、灵山镇林昌村委会溪边村等多处的拆违工作,引导群众正确理性地表达诉求,实现和谐拆违。二是重点加大对土地征用、拆迁安置、安全生产等易引发社会矛盾方面的法律法规宣传,引导群众依法维权,理性表达利益诉求,为项目建设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三是长期派出精干力量驻扎灵山镇旧城改造指挥部、上贤(沙亮)片区的征地拆迁的法律组,全力做好旧城改造的法律保障工作。20XX年我局负责的市政府储备地、海口经济学院桂林洋校区项目的征地工作,已分别完成近90%、80%。四是积极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在嘉翔运动休闲园和琼山大道延长线土地征收新增部分重点项目工作中,我局认真落实“六个一”工作机制,由局主要领导亲自带队下基层,多次走访业主,召开座谈会,了解工作进度和存在问题,并制定相应的工作措施,积极推进项目建设发展。2、不断加强法律服务工作。围绕服务全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认真做好农村法律服务工作,依法办案,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今年,全区法律服务所代理各类案件96件,代写法律文书86件,为54个村委会和单位担任法律顾问,这对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促进纠纷的化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二)围绕社会和谐稳定大局,人民调解工作进一步深化1、继续完善诉前人民调解工作模式。进一步规范诉前调解案件的受理、调解、结案等程序与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制度。定期回访成功调解的案件,提高当事人主动履行率,突出调解成效。今年,驻区法院调解室已累计受理案件155宗,成功调解第1页共6页80宗,无一例强制执行,无投诉、无上访,案结事了的效果十分明显,实现了诉讼效益最大化。2、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今年以来我局在抓好常规性排查的基础上,重点做好元旦、春节、全国“两会”、博鳌年会、世界旅游旅行大会等时期针对重点人群、重点行业、重点纠纷的专项排查,及时全面掌握辖区的矛盾纠纷动态。3、物业纠纷调委会挂牌成立。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物业小区内时常出现各类的纠纷,针对这一现象,我局指导人民街道的万恒城市花园小区成立物业调委会,以期更专业、及时地处理小区业主与开发商、物业公司间的纠纷,防止矛盾扩大和激化。4、深入推行矛盾纠纷研判机制。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认真分析矛盾纠纷主要特点,并对其成因、调处措施、处理结果及潜在后果等情况及时总结,对科学制定调处措施发挥了积极作用。今年全区共排查出矛盾纠纷1768件,调解民间纠纷1768件,其中调处成功1701件,调解成功率达96.2%。协助基层政府调处社会矛盾纠纷132件,防止群体性上访事件3件共260人,参与严打整治及专项治理活动34次共81人,为平安美兰建设积极发挥了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的作用。(三)强化科学规范管理,社区矫正、帮教安置工作进一步提高1、探索个性化矫正方案,注重教育转化工作。我局始终贯彻以改造人、教育人、塑造人为宗旨,牢固树立“恨其罪,爱其人”的思想,区别对待,因人施矫,抓好社区矫正人员的教育劳动改造工作。各司法所进行知识系统、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集中教育,将个别教育与集中教育相结合,正面教育与反面教育相结合,以矫正其不良的心理和行为。2、启动“社区矫正电子监管平台”,实现科学管理。根据省司法厅、市司法局的工作要求,我局已启动“社区矫正电子监管平台”,实现gps手机定位管控全覆盖,做到人防与技防相结合,避免重新犯罪。3、实行管控教育与帮扶救济同步。我局不仅按照工作规范与流程对矫正对象进行教育管控,从人性角度加强帮扶,提高第2页共6页矫正效果。如白龙司法所向用人单位推荐、担保,帮助社区矫正人员王某成功实现就业,使其通过社区矫正开始了新的生活。截止到今年底全区共累计接收矫正人员749人,其中矫正期满解除人员54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