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卫生局年度工作总结报告20XX年是我区卫生事业的收获之年。一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卫生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在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卫生系统上下一心,团结奋进,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振奋人心的可喜成绩。(一)突出重点,两大体系框架构建完成。我们紧紧抓住深化医改契机,重点完善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两大体系职能发挥明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一是投入1329万元,推进区医院升级改造工程。改造后的区医院环境优美,设备先进,服务一流,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活力。二是通过新建、置换、租赁等形式为五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解决了独立的办公场所。三是投入40万元,完成烧伤医院绿色通道建设。在救治特困烧伤患者中,发挥出积极作用。四是完成六家预防接种门诊标准化建设,预防接种门诊建设水平位列XX县区之首。五是投入1908万元,通过招投标为系统12家单位添置、更新了一批仪器设备,提升了我区医疗和预防保健机构的整体实力。(二)稳步推进,医改三项制度落实取得新成效。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一是新农合提标扩面,落实了慢病统筹报销病种和提升23种大病的补偿比例,报销封顶线提升至8万元,农民的就医保障程度稳固增加,保障能力逐步提高。参合率达到99.74%,基金利用率达到93.2%,参合农民受益1.36万人次,占参合总人数的45.7%。启动农合短信平台建设,方便农合患者。顺利通过国家审计署对我区农合工作的审计。二是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稳步实施。全年共投入1900万元,为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提供了坚实保障。基本药物目录增加到317种,统一采购、配送实现全覆盖,就医群众普遍受益。三是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进一步扩展。公卫补助经费全部落实到位。年内为全区1.6万名儿童和4.4万名老人开展了免费体检和健康管理服务,城乡居民规范化电子建档率达96%以上,辖区百姓健康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三)攻坚克难,社区卫生服务迎来跨越式发展。按照区第1页共3页政府重点工作部署,卫生局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独立工作列入重点工作任务,全力破解制约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瓶颈难题,上半年,在全省率先实现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部独立运转。独立后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体制上淡化了创收机制,根除了趋利动机,基本医疗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各项任务落实到位,百姓受益明显,得到省卫生厅、市卫生局高度评价,典型经验在省、市相关工作会议上进行了交流。20XX年,吉林、荣光两家中心成功创建省级示范中心,八里堡中心成功创建国家级示范中心,省级示范中心创建率达到了80%,列XX县区之首。八里堡中心迎接了卫生部、国际红十字会、省人大、省内外厅局领导多次考察学习,为我区乃至全省争得了荣誉。(四)措施得力,公共卫生和应急工作成效明显。一是严格落实健康长春行动计划,有效开展无烟城市创建、健康路径铺设、健康教育宣讲、健康成果展等活动,得到市局好评,市健康教育现场会成功在我区召开。二是扎实推进传染病防控工作,发病率同比下降11.5%。计划免疫任务圆满完成。慢病管理卓有成效,成功创建省级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三是落实降消项目,狠抓孕产妇系统管理,强化产科督导,妇幼保健水平全面提升。全年共开展免费孕检7437人次,产筛1580人,新筛2388人,救助农村孕产妇654人,覆盖率100%。通过婚检进入婚姻登记大厅等措施,使婚检人数大幅提升,婚检率排在全市首位。妇幼保健典型经验在省妇幼工作会议上进行交流。四是提升卫生应急能力,强化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实施卫生应急培训与演练,修订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卫生应急防控措施得到有效落实,成功创建了省级卫生应急防控示范区。五是强化卫生监督执法,开展学校卫生、餐饮具集中消毒、城乡供水、打击无证黑诊所十大类专项整治,全年行政执法立案84件,下达卫生监督意见书2377份,提出整改意见2989条,继续保持无重大公共场所和饮用水安全事件,有效保障了全区人民健康安全。(五)加强监管,医疗服务质量明显提高。一是深入推进“三好一满意”、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平安医院”、白求恩杯竞赛活动,全面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