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2.正确理解我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基本内涵;3.概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4.知道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心环节和基础工程;5.知道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教学重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法、对比教学法、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感受。教学媒体多媒体、投影仪等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结构与过程【课前准备】1.各种各样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就发生在学生周围,让学生搜集这方面的材料,引发学生思考:这些活动对于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对我们生活在其中的社会有什么影响?2.可让学生充分收集有关《惊涛骇浪》、《长征》、《大进军——席卷大西南》三部影视剧资料。【新课导入】“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可配合音频素材中的《黄河大合唱》,以增强感染力)这是一个民族遭受压迫和欺凌的危急关头发出的怒吼!当时,多少中华儿女唱着这首歌走到了一起,又一同奔赴抗日前线;今天,这一激动人心的旋律仍时刻给我们极大的震撼力!为什么一首歌会穿越时空而不朽?为什么一首歌会牵动不同时代亿万人民的心?这就是先进文化的力量!那么,什么是先进文化?为什么建设先进文化?我们应该如何加入到先进文化的建设中去?这就是本课所要探究的问题。下面我们首先来学习第一框题。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板书)活动设计:学生所熟悉的不文明行为活动过程:1.列举几种学生所熟悉的不文明行为:(1)在公交车上你推我搡,互不相让;(2)有人在公共场合因为一点儿小事大吵大闹;(3)遇到困难向人求助时,无人理睬;(4)个别人在网络聊天室里肆意谩骂他人;……2.(引导)你是否遇到过上述经历?(让学生身临其境)3.(感悟)那么,当时你有何感受?不文明行为对我们自己、对他人的生活和情结有什么样的影响?(学生谈感受)4.(启发)请大家再好好想想,我们平时还有哪些不文明的行为?面对这种不文明行为,我们应该怎样做?5.(拓展升华)如果一个单位、一个社区、一个社会的风气不好,对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学生体会与思考:(略)教师总结:通过大家刚才体会与感受,我们是不是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无论一个人、一个家庭,还是一个单位、一个地区、一个社会,物质上不能贫穷,精神上也不能贫穷。【探究结论】那么对于一个社会的发展来说,就更是如此。社会主义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社会。只有三者协调发展,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此问对学生理解起来,可能有点难度。可适当指导学生解读教材P101相关链接部分内容)活动设计:感悟积极向上的文化对陶冶情操、提升思想品德水平所具有的潜移默化作用1.播放《惊涛骇浪》或《长征》片段,了解剧情。2.这些影视剧反映了一种怎样的精神或意志品质?请大家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说说自己最想说的,说说自己能说的感悟。学生谈感悟:(略)【探究结论】教师解读:(从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两方面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地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搞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那么,什么是先进文化?在当代中国,我们所指的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活动探究:探究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后对我们民族的历史发展、国家的命运和文化发展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活动过程1.请大家观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飞跃》、《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片段,体会与感悟辛亥革命之后中国呈现出人们完全没有想像到的一番景象。2.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吸引了那么多的中国先进分子?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对中国革命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哪些影响?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建设中国先进文化,为什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的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