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生活中的不良诱惑【能力目标】: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提高抵制“黄、赌、毒”和“法轮功”等不良诱惑的能力。【知识目标】:了解不良诱惑的危害,知道抵制“黄、赌、毒”和“法轮功”等不良诱惑的基本方法。教学重点:“不良诱惑的危害”是本课的重点。教学难点:“自觉抵制不良诱惑”是本课的难点。教学内容分析:《面对生活中的不良诱惑》是鲁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第十五课的第一框题。本框题由两个层次的内容组成:一是不良诱惑的危害,二是抵制不良诱惑的方法。只有认清危害,才能增强抵制不良诱惑的自觉性,因此,第一层次是学好第二层次的基础。本框内容,条线清晰,结构完整,先让学生明确不良诱惑的危害,再具体介绍怎样抵制生活中的不良诱惑。教学准备:学生准备:课前搜集生活中的不良诱惑以及不良诱惑危害的相关材料。教师准备:搜集资料,编制教学设计、学案,制作课件,提前了解班级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面对的诱惑和对诱惑的认识。全文“为什么”“怎样做”的逻辑顺序展开,能让学生思维更具有条理性。教学方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合作探究法、小组竞赛法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重温老歌导新课活动一:自主感悟课件展示:播放迟志强的《四大劝》,同时依次展示监狱的八张图片。问题:1、迟志强的歌要规劝人们哪四个方面?2、看了监狱的图片你有什么感想?(引导学生认真聆听、仔细观察,并积极思考,知道生活中存在许多不良诱惑,要抵制不良诱惑,预防违法犯罪。)教师:在现实生活中像这样形形色色的诱惑还有很多很多,当我们面对这些诱惑时,怎样才能使自己不受诱惑的侵害,健康快乐地成长呢?这就是今天我们一起探讨的话题。课件展示课题:面对生活中的不良诱惑。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活动二:小试牛刀首先让同学们谈在我们周围,还可能遇到哪些诱惑,哪些属于不良诱惑?按课前划分的小组分组讨论,选出代表回答,看哪个小组回答的又多又好。教师点拨。活动三:生活在线课件展示:然后教师再把自己准备的八幅图片展示出来,要求把图片分成两类,它们各有什么影响?小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教师总结:美好的事物,能激励我们通过不懈的努力去追求。但一定要通过合法的劳动和正当的途径来获得。不良诱惑则会对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最后点出黄赌毒、法轮功邪教对个人和社会百害而无一利。从而引出对黄赌毒、法轮功邪教等不良诱惑危害的探讨。下面我们详细分析一下这些不良诱惑对我们的危害。1、课件展示“黄”的相关图片,学生交流生活中“黄”对中学生造成危害的事例。教师进行小结:是一种精神鸦片,对生理、心理尚未完全成熟的我们危害极大。未成年人在涉“黄”后,轻者会想入非非,精神萎靡不振,无心学习;重者极易诱发违法犯罪,害了别人也害了自己。2、课件展示图片“赌博的诱惑”,同学们谈周围有哪些赌博方式,参与的人们都有什么样的结果。教师总结:赌博是一种恶习,也是社会公害之一。虽然我国法律禁止任何赌博行为,但这种行为在我国还是具有较高的发生率。赌博害人害己害家害国。未成年人染上赌博恶习后,不仅影响身体健康、学习进步,扭曲人际关系,而且极易诱发盗窃、抢劫、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3、课件展示图片吸毒者的后果,学生思考:从这些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出毒品对我们有什么危害?生思考、讨论、回答。教师点拨小结:吸毒会严重摧残身心健康,传染和导致各种疾病,甚至死亡;一人吸毒,全家遭殃,倾家荡产难以避免;为筹毒资,常常铤而走险,诱发卖淫、盗窃、抢劫等严重犯罪;吸毒会败坏社会风气,危害社会治安。4、课件展示图片:2001年1月23日,在天安门广场发生的几名“法轮功”痴迷者自焚事件中,教材54页讲的刘思影和大学生陈果自焚前后的照片。问题:天真烂漫正处于花季的女孩为什么会被烧得面目全非,并有的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呢?同学们讨论回答,教师点拨:适当补充“法轮功“反科学、反人类、反社会的邪教本质,“法轮功”等邪教宣扬歪理邪说,蒙骗群众,敛财害命,挑动制造事端,是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安定的毒瘤。活动四:我来总结学生归纳总结,不良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