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框特殊的保护特殊的爱●从容说课第八课有两框内容:“特殊的保护,特殊的爱”“善用法律保护自己”。第一框主要讲对未成年人进行保护的必要性,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的基本要求第二框主要讲保护自己的途径和方法。关于家庭保护:首先阐述了家庭是未成年人成长的摇篮,它是未成年人的基本生活环境,是未成年人理想得以实现的起点和基本的条件。然后讲述家庭保护的基本要求及作用有两层意思:第一,使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免受来自家庭方面的侵害;第二,为未成年人提供适宜的家庭环境。关于学校保护有三层意思:学校保护的涵义;学校对未成年学生进行保护的重要意义;学校保护的内容,即未成年人的教育和发展、人身权利的维护、生命安全的保障等。关于社会保护:社会保护要求全社会创造出一种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社会保护包括社会、文化、身体健康、劳动等五个方面的保护。关于司法保护:明确司法机关指的是哪些部门,其次指出司法保护中主要有哪些保护措施。本课主要落实课程标准的以下要求:“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和健康不受侵害,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生命和健康的特殊保护,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不得侵犯和危害别人的健康、生命的权利。”教学重点:学生身边的特殊保护。教学难点:司法保护。教学方法:案例收集、分析、展示法。●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树立法律保护意识。2.增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勇气和信心。3.体会家庭、学校、社会、国家给予的深深的情、浓浓的爱。能力目标1.能够认识和判断哪些是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现象和行为。2.能够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知识目标1.知道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2.知道未成年人受法律保护的基本内容。●教学重点学生身边的特殊保护。●教学难点司法保护。●教学方法案例收集、分析、展示法。以利于突破难点、突出重点,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教具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阅读引言故事,讨论,引入新课。第八课法律护我成长(板书)活动一:以“母亲斥骂女儿并要其跪下”为背景讨论·活动目的通过这个案例让学生意识到父母不尊重未成年人,即使对自己的亲生儿女,这样的行为也是违法行为;引出现实生活中不尊重未成年人、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较为普遍,从而指出青少年需要国家给予特殊的保护,青少年也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权益。·活动准备(1)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寻找有关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读本,选读部分章节。(2)思考如果自己遇到这样的问题应如何处理。·活动过程第一步:学生阅读或以角色扮演的方式介绍引言中的案例。第二步:讨论母亲的行为是否违法。[生甲]母亲的行为是违反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行为。有些家长对子女动辄就打,随意体罚,甚至达到粗暴摧残的程度,严重侵害了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和身心健康。[生乙]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未成年人属于受抚养、受监护和受教育的人群,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尤其重要。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许多规定和其他许多法律法规,都体现了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这一原则。母亲的做法,显然违反了以上的法律规定。[生丙]打骂也好,下跪也好,都不是教子的“杀手锏”。要想教子有方,还需在打骂、下跪之前少点麻痹大意,多点负责精神。“子不教,父之过。”这个“过”不应完全让孩子来承担。[生丁]……第三步:讨论:小女孩应该怎么办?或当你自己遇到这样的问题,应该如何处理?[生甲]小女孩要防止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就要运用各种手段进行有效的保护,当然各种手段中最有效的还是法律手段。[生乙]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各方面都不成熟,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需要法律给予特殊保护,需要国家给予特殊关注。[生丙]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可能因为情绪失控,也可能由于缺乏其他有效的方式,采用了打骂、罚跪等极端的方法,对你造成了伤害,你可以主动找父母交流,可以说出你的想法。[生丁]我们可以和父母建立平等的朋友关系,反对居高临下的家长作风。中国是一个受封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