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的加法〖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实例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过程与方法:〗会根据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意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克服困难的勇气,从中体味成功的快乐.〖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异号两数相加。难点:异号两数相加。〖课前准备:〗学生阅读材料《晶体--自然界的多面体》〖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教具准备:〗尺、小黑板。〖教学过程:〗Ⅰ.复习提问:1.什么叫做互为相反数?2.在有理数范围内,你能找到一个数x使5+x=0吗?如果规定5+(-5)=0,是否合理?3.你认为3+(-4)应该等于多少才合理?注:后两问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有理数加法运算的兴趣,学生可能会根据“相消”或“部分相消”等正、负数的意义,得出正确的答案,学生回答正确或不正确都可由此引入新课。Ⅱ.新课讲解:1.按教科书实例(1)、(2)、(3)、(4)、(5)、(6)进行讲解:讲解(1)、(2)时,要有意识地强调“两次一共”、“两次运动的和”等语句的意义。教科书中(l)、(2)两问,仍是用语言表达运动的方向。建议(1)、(2)讲完后,改变一下(1)、(2)的提问。如果向东运动用正数表示,向西运动用负数表示,则(l)、(2)可改变为(1)一质点在数轴上先运动+5米,再运动+3米,两次一共运动了多少米?(2)一质点在数轴上,先运动-5米,再运动-3米,两次一共运动了多少米?接着讲(3)~(6)时,提问都作相应的改变,例如(3)转变为:先运动5米,再运动-5米,两次一共运动了多少米?等。在讲(4)~(6)时,要注意用“相反数相加得0”的性质进行分析。例如,向东走5米,再向西走3米,抵消了向东走3米,实际上两次一共走了2米,表现在算式上是5+(-3)=2+{3+(-3)}=2+0=2。这就告诉学生:正数与负数相加时,可以互相抵消或一部分抵消。上述分析,对学生理解掌握异号数加法法则是有帮助的。2.按教科书总结(1)~(6),得出有理数加法法则。3.讲解例题。补充:计算:(1)(-16)+(20);(2)(-5)+5;(3)-20+15;(4)50+(-70);(5)。Ⅲ.做一做例1,教科书第73页练习第1~3题。Ⅳ.课时小结有理数加法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