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评估技能调研报告纳税评估工作是实施税源管理的有效手段,对提高征管质量,加强税源监控,预防和遏制税收大要案的发生有着积极的作用。我们通过几年的评估工作实践,深刻感受到要实施有效的评估,必须树立正确的评估思路,不断提高评估技能。现将我们纳税评估思路及技能作一介绍,供同志们研讨,共同提升纳税评估水平。一、确立评估思路1、评估一个企业,先要熟悉一个行业。评估人员要做几个“家”:一是财务专家,要精通财务知识;二是政策专家,包括税收政策及其他政策;三是经营管理专家,要熟悉企业生产经营环节和内部控制制度。当然,并不是要求评估人员做真正的“专家”,而是要树立一种意识,即评估人员不能只掌握一种知识,在平时要多学习、多了解、多积累各方面的知识,对各行业的生产经营特点、管理环节做到心中有底。2、结合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动态分析问题。评估人员在深入企业掌握生产经营情况,了解行业、产品特点的基础上,把财务账反映的信息和整个生产过程结合起来判断,分析是否合理。评估不能只看某一时间点反映的纳税情况,还要通过同行业横向对比或不同年度纵向对比来发现问题。3、评估不仅要注重宏观判断,还要注重细节分析。评估工作要从行业特点、税收负担等大的方面着手,同时也不能忽视细节,细节有时正是发现问题的切入点。4、针对不同税种既要有所侧重,又要树立“两税”联评的理念。评估增值税,要“轻中间、重两头”,即注重材料购进和产品销售这生产经营的两头环节,对生产经营的中间环节可少加关注。所得税评估既要重两头,又要看中间,即还要关注材料领用、成本结转等中间环节。要充分利用各类经济数据和经济信息,依托“两税”税基的相关性,采用科学、有效的指标分析,实现各税种信息数据的互通和增值利用。5、注重理论学习,更要敢于实践。提高评估人员的能力既第1页共15页要认真学习专业理论知识,更要敢于实践。工作能力的提高必须通过工作实践来实现,通过不断地锻炼和积累,逐渐培养评估人员敏锐的洞察力和快速的反应力6、评估工作要依法实施。评估工作要严格按照评估工作规程、征管法等的有关规定进行实施,评估人员在评估工作中要充分履行税务人员的权利和义务。约谈说明、实地核查是工作规程赋予评估人员的权力,但同时评估人员也要履行税法宣传、政策辅导的义务。评估既是一种执法行为,又是一项服务工作。二、提升评估技能在评估工作过程中,在不同阶段针对不同情况充分运用各种手段,对企业经营情况和涉税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技能和方法:(一)案头分析技能1、基本资料分析法。充分利用手头信息全面了解企业情况:一、利用ctais、wgis系统内的登记资料掌握企业开办时间、行业情况、申报信息、销售规模、税负率等信息;二、在ctais、wgis系统内查询是否有同一法人或同一集团的关联企业,如果有,则关注目前企业状态(注销或开业),经营范围是否相似,比较税负、利润等指标,是否享受政策优惠。案例。在XX市xx燃料公司评估案头分析中,通过利用ctais、wgis系统内的登记资料查询发现,另一煤炭经营部与该公司是同一法人,登记状态为注销。在实地评估时,评估人员注意到在短期借款中有从与已注销的煤炭经营部借入大量资金。通过深入评估,最终认定此借款是未申报纳税的账外销售收入,涉及金额近200万,增值税34万。2、报表分析法。通过对企业会计报表各项目及涉税财务指标的分析,可以了解企业存在的问题,找出疑点,明确评估重点,缩小评估范围,有利于提高纳税评估的效率和质量。会计报表项目分析(一)审查“货币资金”项目。货币资金包括“现金”、第2页共15页“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评估时,应将货币资金结存数与各种需上交的、支付的款项进行比较,分析企业的支付能力。若企业“货币资金”较大,同时应付款、应交款项余额也较大,应重点查明应付款的真实性,分析企业是否存在销售收入挂在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不申报纳税或账外经营资金通过他应付款回流到企业等现象。案例。在无锡xx机床有限公司评估案头分析过程中,评估人员发现该企业04年销售收入1500万元左右,税收负担率为8.78%,期末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