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教材内容:《世界因生命而精彩》为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第一框教材分析:本框有两个教学环节。多彩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让学生在收集、欣赏、交流过程中体验到世界因生命而精彩,初步激发学生热爱生命之情。教材中选用的两幅图一幅是各种生命自由生活、充满活力的图片,另一幅是没有生命、干涸荒瘠的土地。主要意图是通过对比感受生命给世界带来的活力与美好。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生态道德观出发,启发、引导学生为了人类的长远利益,从小树立一种崭新的人生观、自然观,养成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思想意识、觉悟及相应的道德行为。帮助学生认识、悦纳自己的生命,并尊重其他生命,进而珍惜人类所共同生存的环境。同时,要主动地去思索生命的意义,找出自己存在的价值与定位,回馈社会,造福更多的生命。学情分析:初中阶段是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人生的意义何在,这些都是极为重要的人生问题。青春期中的青少年正处于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他们对这些问题有了一定的思考,但往往存在着一些偏差。他们的独立意识与逆反意识同步增强,往往对“自尊”很看重,相反对生命却异常地漠视,不懂得尊重、敬畏、珍爱生命。如何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生命,形成正确的生命观是这一阶段的重要任务。设计理念:本课能够较好地运用新课标理念,以感受生命为核心,围绕大篇幅的视频资料在感受生命的同时,培养学生欣赏自然、热爱自然、保护大自然的能力,以及尊重、关心、关爱生命的价值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在感受中领悟生命价值并进行自主性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地位能够与学生平等交流。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欣赏自然、热爱自然,保护大自然的能力,及尊重、关心、关爱生命的价值观。教学重点、难点:多样的生命构成绚丽多彩的世界;生命之间是息息相关的,尊重、关心、关爱生命。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一幅“荒凉星球”图片。看到这个星球时想给它添上点什么?(提出问题)2、对比视频《美丽的星球》(世界正是有了各种生命体的存在才变得如此生动而精彩,切入本课课题《世界因生命而精彩》)(二)丰富多样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绚丽的世界1、视频《胚胎发育为胎儿》。这个新生命的诞生将给这个世界带来些什么?生:父母有了小孩;爷爷奶奶有了外孙∕外孙女;给身边的人带来了许多欢声笑语……师:一个小小生命的诞生能够带来如此多的遐想,人作为最高的生命存在形式,其他生命体(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等)同样也能为这个世界平添一番更加亮丽的色彩。2、学生找找校园的生命体。(政治课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3、生共同欣赏《美丽生命》视频。(让学生的情绪达到一个高潮,加深学生对生命的感悟,正是这些丰富多样生命的存在才让世界变得如此缤纷而绚丽。)4、生命的顽强、生命的脆弱(A)图片“黄山迎客松”、视频《红树的种子》、《蘑菇》。从上述三段资料中同学们感受到什么?(提出问题)(B)时事热点“南亚大地震”、视频《可可西里》部分片段。从上述两段资料中同学们感受到什么?(新课标理念倡导以学生为主体,因此在教学中采用看图说画、谈感受的形式让学生去感受生命的特性,通过学生的视觉感官与思考形成自己新的认识。)5、生命之间是息息相关的这段教学内容较初一学生来说比较难理解,如何将感性认识上升为他们的理性认识。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游戏“生物链”的形式,让学生在模拟的环境(植物、昆虫、青蛙、蛇、老鹰、人类)中去认识、感悟生命之间是相互制约、息息相关。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又在轻松的环境中将课本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6、生命需要尊重、关爱师:作为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尊重、关爱生命,有哪些好的建议?(提出问题)(政治学科注重课堂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结合,课本知识只是别人给予你的认识,关键如何将该知识内化为自身知识并运用与日常点点滴滴的生活中。)通过小组讨论形式引导学生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生:不乱砍伐树木、不使用一次性筷子、保护益虫……7、课程小结师:“通过本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