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境界、抓实训、严考核扎实推进新形势下员工安全素质提升工程兖矿集团是以煤炭、煤化工、电解铝及机电成套装备制造、金融投资为主业的省属国有企业,20xx年原煤产量1.08亿吨,在册员工10万人。近年来,面对产业规模拓展、员工新老接替、本部向省外转移、转岗分流加大的实际,兖矿集团牢固树立“抓培训就是保安全、增效益、促发展”的工作理念,始终把强化培训作为强基固本、应对危机的有力举措,逐级提境界、抓实训、严考核,大力实施员工安全素质提升工程,有力保障了集团公司逆势突围、安全发展。具体做法是:一、强化教育引导,全面提升严抓培训的思想境界安全发展,人才为本,培训先行。兖矿集团坚持人才强企战略,始终把提升员工队伍安全素质作为战略任务和一把手工程,做到思想上重视、思路上明确、要求上严格。一是摆正安全培训重要位置。强化安全培训,是提升员工队伍素质、保障安全高效生产的源头性、根本性举措。面对产业经济下行、企业经营困难、职工收入减少、干部职工思想波动的严峻形势,兖矿集团牢固树立“抓培训就是提高生产力、提升竞争力、增强发展力”的思想,把强化培训作为效益工程、基础工程和一把手工程,通过持续深化形势任务教育、事故案例教育和安全法治教育,引导干部职工增强岗位责任意识和本领恐慌意识,培育自觉学习、认真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坚定应对危机的信心决心,形成“越是形势严峻越要严抓培训、苦练内功、积蓄力量”的思想共识。二是转变抓培训的工作思路。深入开展培训调研,针对“培训针对性、实效性不强”等基层反映强烈的焦点问题,确立“以问题为导向、以安全为核心、以实训为突破口、以质量倒逼和评估考核为抓手”的培训思路,制定培训三年目标规划,持续开展“业务大培训、岗位大练兵、素质大提升”活动。按照“分级分类、按需施教、应培必培、严格考核”原则,实行领导带头、全员参与、教考分离,强化集团公司指导监督、专业公司监管考核、矿处单位主体落实和培训机构质量保障,着力构建“培训有目标、考核有标准、推进有活力、质量有保证”的培训管理体系,根本扭转了过去重形式轻内容、重规模轻质量、重投入轻实效的不良倾向。三是严格安全培训工作要求。细化落实矿处单位安全培训主体责任、培训机构质量保障责任和专业公司监管考核责任,健全培训管理制度,配强培训管理人员,保障培训费用投入,形成以“一把手”负总责、分管负责人直接负责、业务部门管理考核、培训机构具体实施的安全培训责任体系。认真组织培训需求调查分析,严格培训项目立项报告审查,明确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地点、培训方式、考核方案和经费预算,确保培训项目可行性和计划严肃性。加强培训组织管理和过程控制,严格做到一培训、一评估、一考核。二、强化技能实训,着力提升岗位安全培训实效近年来,随着集团本部矿井产能逐步压缩和省外基地产能释放,本部职工加快向省外基地转移,加之80年代入矿技术骨干相继离退,新工人和转岗分流人员比重不断加大,高技能人才相对短缺问题日趋严重,职工队伍结构不合理、业务能力与岗位需求不匹配成了制约产业发展的突出短板。兖矿集团从强推实训课程、拓展实训基地、优化教师队伍、实行导师带徒等方面入手,狠抓岗位技能实训和问题导向培训,使员工岗位履责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一是强制设立实训课程。坚持理论培训与实际操作培训并重,组织制订岗位操作实训大纲和考试标准,综合利用各类实训资源,将操作技能考核作为岗位人员安全培训的核心内容,所有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全部增设实训课程,规定实训学时不得少于总学时数的40%,实训费用单独核算,严格实行实训考核“一票否决”。强制推行差异化岗位实操培训,每年有计划地组织45岁以下岗位作业人员分批到实训基地参加实操训练,每年实操训练达4万余人次,员工岗位标准化操作水平稳步提高。按照“一年上岗、三年成熟、五年成才”要求严抓新工人培训,重点强化习惯养成、体能增强、岗位实操训练,确保每名新工人都有经验丰富的教师指导、系统接受操作实训,严格做到理论、实操“双培训、双合格”,使新工人半年后就能独立上岗作业。20xx年招收的120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