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工作计划一、提高认识,增强加快发展畜牧业的紧迫感(一)加快发展畜牧业是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迫切需要。畜牧业的发展水平是农业发达程度的显著标志。大力发展畜牧业,能够加速种植业由二元结构向三元结构转变,形成农业内部良性循环;能够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有效增加农民收入,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必然选择。我市饲料用粮供给充足,林草、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国家加大对畜牧业的投入力度,为加快畜牧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时机。充分利用好政策和资源优势,加快畜牧业发展已刻不容缓。二、把握指导思想,明确发展目标(二)指导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以发展“一村一品”为抓手,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依靠科技进步和机制创新,积极推广健康养殖,突出抓好小区建设和标准化生产,保障畜产品、公共卫生和生态环境安全,全面提升产业化水平。(三)发展目标。到20XX年,全市奶牛存栏达到3万头,黄牛饲养量20.6万头,肉羊饲养量30.3万只,猪饲养量64.4万头,家禽饲养量315万只,肉类、蛋类、奶类总产分别达到4万吨、1.2万吨、10.9万吨。畜牧业产值达到11.4亿元。三、加快优势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四)优化区域布局。山区重点发展肉牛、肉羊等草食型畜牧业,城郊及工XX县区重点发展奶牛、猪禽和特种养殖等城郊型畜牧业,果区、山区主要发展生态型养猪、养鸡畜牧业。(五)加快基地建设。奶牛重点发展规模化、集约化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家禽重点发展规模化养殖场(户),肉牛、羊和生猪重点发展家庭适度规模养殖。到20XX年,建成4个千头奶牛场、30个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形成3万头奶牛标准化养殖基地;建成5个年出栏肉牛300-500头的示范场;建成20个年出栏1000头以上的生猪养殖场、2个生猪基地县,每个区县至少建成1个万头生猪示范村;建成5个年出栏1000-2000只肉羊示范场;加快绿色蛋品生产基地建设,全市规模化生产第1页共4页提供的畜禽产品占到畜禽产品总量的50%以上。四、积极推进畜牧产业化经营(六)培育壮大龙头企业。认真落实扶持龙头企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建立加工企业与畜牧专业合作组织、养殖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依托正立公司、旺旺集团和齐天乳业等,带动耀州区、王益区、印台区和XX县区奶牛养殖;依托宝丰牧业、金圣公司,进一步扩大肉牛肉羊养殖规模,带动耀州区、印台区、XX县区肉牛肉羊生产;依托哼瑞种猪场、陕西大匠集团,建设全市良种猪鸡等种源基地,带动全市养猪、养鸡业大发展。(七)积极打造名牌产品。鼓励对特色畜产品进行认证和商标注册,对重点产品进行国际质量认证;引导畜产品加工企业参加各种农产品博览会、推介会,不断提高知名度;鼓励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展畜产品精深加工。逐步形成具有高附加值、高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较强的名牌畜产品。(八)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小区+农户”的模式,完善企业与农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一体化机制。各区县要加快畜牧专业合作社建设,到20XX年,至少建设10个畜牧专业合作社,发展会员2000户。五、加快转变畜牧业增长方式(九)大力发展一村一品。坚持以村为载体,以户为单元,因地制宜,尊重企业和养殖户意愿,走“一户带多户,多户带全村,多村成基地”的路子。到20XX年,至少建成52个养殖专业村。(十)积极推行标准化养殖。制订完善标准化技术规程,逐步在畜禽良种、饲料供给、动物防疫、养殖环境等方面实现标准化;加快推进健康养殖,培育建设无公害优质畜产品生产基地。到20XX年,畜牧主产区主要畜禽生产标准化率达到70%以上,优势畜产品标准化率达到80%以上。(十一)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在畜牧业集中饲养区推广畜禽粪便治理和综合利用技术,鼓励和支持养殖场、养殖小区、养殖专业村建设环保设施,配套沼气工程;鼓励有条件的区县第2页共4页设立畜禽排泄物治理专项资金,开展畜禽排泄物治理补偿试点,建设生态型畜牧业。六、建立健全畜牧业发展保障体系(十二)完善饲草饲料生产体系。大力发展牧草种植业,积极开发饲草加工业;推广秸秆揉丝、青贮技术,提高秸秆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