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恋心理寓言篇一:7个顶级心理寓言(看了受用一生)7个顶级心理寓言(一)成长的寓言:做一棵永远成长的苹果树一棵苹果树,终于结果了。第一年,它结了10个苹果,9个被拿走,本人得到1个。对此,苹果树愤愤不平,因此自断经脉,回绝成长。第二年,它结了5个苹果,4个被拿走,本人得到1个。“哈哈,去年我得到了10%,今年得到20%!翻了一番。”这棵苹果树心理平衡了。但是,它还能够如此:接着成长。譬如,第二年,它结了100个果子,被拿走90个,本人得到10个。特别可能,它被拿走99个,本人得到1个。但没关系,它还能够接着成长,第三年结1000个果子……事实上,得到多少果子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苹果树在成长!等苹果树长成参天大树的时候,那些曾阻碍它成长的力量都会微弱到能够忽略。确实,不要太在乎果子,成长是最重要的。【心理点评】你是不是一个已自断经脉的打工族?刚开场工作的时候,你才华横溢,意气风发,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但现实特别快敲了你几个闷棍,或许,你为单位做了大奉献没人注重;或许,只得到口头注重但却得不到实惠;或许……总之,你觉得就像那棵苹果树,结出的果子本人只享遭到了特别小一部分与你的期望相差甚远。因此,你愤慨、你懊恼、你牢骚满腹……最终,你决定不再那么努力,让本人的所做去匹配本人的所得。几年过去后,你一反省,发觉如今的你,已经没有刚工作时的激情和才华了。“老了,成熟了。”我们习惯如此自嘲。但本质是,你已停顿成长了。如此的故事,在我们周围比比皆是。之因此犯这种错误,是由于我们不记得生命是一个历程,是一个整体,我们觉得本人已经成长过了,如今是到该结果子的时候了。我们太过于在乎一时的得失,而不记得了成长才是最重要的。好在,这不是金庸小说里的自断经脉。我们随时能够放弃如此做,接着走向成长之路。切记:假如你是一个打工族,遇到了不明白治理、野蛮治理或错误治理的上司或企业文化,那么,提示本人一下,千万不要由于激愤和满腹牢骚而自断经脉。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要做一棵永远成长的苹果树,由于你的成长永远比每个月拿多少钱重要。(二)动机的寓言:小孩在为谁而玩一群小孩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耐。因此,他出来给了每个小孩25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特别喧闹,我觉得本人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小孩们特别欢乐,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小孩15美分。他解释说,本人没有收入,只能少给一些。15美分也还能够吧,小孩仍然兴致勃勃地走了。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小孩5美分。小孩们勃然大怒,“一天才5美分,知不明白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心理点评】你在为谁而“玩”这个寓言是苹果树寓言的更深一层的答案:苹果树为什么会自断经脉,由于它不是为本人而“玩”。人的动机分两种: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假如按照内部动机去行动,我们确实是本人的主人。假如驱使我们的是外部动机,我们就会被外部要素所左右,成为它的奴隶。在这个寓言中,老人的算计特别简单,他将小孩们的内部动机“为本人欢乐而玩”变成了外部动机“为得到美分而玩”,而他操纵着美分这个外部要素,因此也操纵了小孩们的行为。寓言中的老人,像不像是你的老总、上司?而美分,像不像是你的工资、奖金等各种各样的外部奖励?如将外部评价当作参考坐标,我们的情绪就特别容易出现波动。由于,外部要素我们操纵不了,它特别容易偏离我们的内部期望,让我们不满,让我们牢骚满腹。不满和牢骚等负性情绪让我们痛苦,为了减少痛苦,我们就只好降低内部期望,最常见的方法确实是减少工作的努力程度。一个人之因此会构成外部评价体系,最主要的缘故是父母喜爱操纵他。父母太喜爱使用口头奖惩、物质奖惩等操纵小孩,而不去理睬小孩本人的动机。久而久之,小孩就不记得了本人的原初动机,做什么都特别在乎外部的评价。上学时,他不记得了学习的原初动机———好奇心和学习的欢乐;工作后,他又不记得了工作的原初动机———成长的欢乐,上司的评价和收入的崎岖成了他工作的最大欢乐和痛苦的源头。切记: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