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考研艺术综合综合考试填空(作品、作者)1分x10艺术学概论艺术理论拉德.费德勒艺术学之父,主张艺术学从美学中分开德格罗塞《艺术的起源》德鲍姆加通-美学之父,《美学》:美(学)是感性认识的完善(科学)。黑格尔《美学》朱光潜《文艺心理学》《谈美》完整的美学体系。李泽厚《美学四讲》:研究认识美、感知美的学科。英科林伍德《艺术原理》法丹纳《艺术哲学》种族、环境、时代决定艺术发展英克莱夫.贝尔<艺术>有意味的形式美苏珊·朗格《艺术问题》客观说: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艺术世界是第三性的,艺术是摹本的摹本。德古典美学黑格尔:美是理念(内容)的感性显现(形式)从有限的感性形象认识到无限的普遍真理。北朝刘勰《文心雕龙》:文以载道(自然、圣贤之道、善)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主观说:德尼采唯意志论,第一部著作《悲剧的诞生》宋严羽“妙悟说”;明袁宏道“性灵说”克罗齐直觉说伯格森/科林伍德摹仿说:朴素唯物主义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游戏说席勒(德)-斯宾塞理论(英)席勒《美育书简》巫术说英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英弗雷泽《金枝》连云港锦屏山将军崖岩画表现说古代文论《毛诗序》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意大利克罗齐《美学原理》英科林伍德《艺术原理》亚里士多德艺术三功能:教育、净化、快感先秦《乐记》乐者乐也美育概念的首次提出席勒《美育书简》德智体美我国提倡美育的清末王国维/北大校长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美育核心是艺术教育/苏斯托洛维奇美奈斯比特《大趋势》:需要借艺术重新审视生活的意义英泰勒《原始文化》知信艺道法习综合体美克鲁伯+克拉克洪《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判性回顾》二十世纪的文化定义苏卡岗:艺术仿佛一面镜子唐王昌龄《诗格》物/情/意境王国维境界说南齐谢赫气韵生动文学朱自清、俞平伯《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屈原《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九歌》北朝民歌《木兰诗》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唐高适《燕歌行》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南宋陆游《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西晋陆机的〈文赋〉“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文天祥《正气歌》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钟嵘<诗品>罗贯中《三国演义》李白-庄子“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杜甫-孔子“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三吏》《三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饮中八仙歌》李白斗酒诗百篇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唐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北宋范仲淹〈岳阳楼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眠〉神怪小说《西游记》《封神演义》李贽〈焚书〉徐渭〈四声猿〉高濂〈玉簪记〉(拟)话本断篇小说集三言明冯梦龙〈喻世名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二拍凌初初刻、二刻〈拍案惊奇〉鲁迅〈狂人日记〉鲁迅评《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巴金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刘勰《文心雕龙》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贾岛僧敲月下门苏轼不是庐山真面目,只愿身在此山中建安文学曹氏父子和建安七子“风骨”著称;曹操《短歌行》《观沧海》《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丕《典论.论文》文以气为主/曹植盛唐边塞诗派岑参、高适茅盾〈白杨礼赞〉陶铸〈松树的风格〉钱钟书:《通感》脂砚斋-红楼梦诗歌总集《诗经》现实主义屈原抒情诗《离骚》浪漫主义《荷塘月色》夏衍《包身工》柳宗元《小石潭记》《桃花源记》《背影》歌德《浮士德》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自由诗创始惠特曼《草叶集》郭沫若《凤凰涅》雨果《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巴尔扎克<人间喜剧>《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幻灭》列夫.托尔斯泰:俄国革命的镜子;托尔斯泰三部曲《战争与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