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农建工作思路和思路总体思路。既谋划长远,着眼治本;又狠抓当前,速见成效。必须坚持以水利为中心,耕地为基础,道路为重点,水路田林气机相配套,突出重点,统筹安排;综合治理,整体推进;高标准、高质量建设,走出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局面。把工程建设与推进新机制的建立与完善结合起来,把重点项目建设与推动面上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结合起来,力争实现投入、规模、质量、效益的新突破,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工作任务:(一)水利建设。对于我市来讲,水利不仅是农业的命脉,而且也是城乡经济发展的命脉,水利建设是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重中之重。我们一定要汲取这次旱灾的教训,综合考虑生活、生产、生态用水需求,坚持远期、近期和当前并抓,大中小微并举,新建、配套与病险整治并重,开源与节流并行,着力构建“四大水安全体系”,即稳妥可靠的防洪减灾安全体系、节水高效的供水安全体系、生态良好的水环境安全体系、协调发展的产业安全体系。最关键的是要力争供水安全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安全的水资源和水环境保障。“十一五”期要加速建设和完善以骨干工程为支撑的调水补水网络,尤其要加快小井沟水利工程前期工作步伐,确保在“十一五”中期开工建设。要积极配合做好向家坝大型灌区建设的前期工作。要完成全市374座水库的标准化整治,狠抓已成灌区配套建设,治理旱山村100个,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0公里,新建50万亩的农田灌溉渠系,50万米保水蓄水塘坎,确保农田保灌面积达到70%以上。要将农村饮水安全作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首要任务来抓,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抓好城乡特别是农村的集中式饮用水源建设和保护,组织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40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今冬明春要紧紧抓住当前农建的黄金时节,抓好以金土地工程、农业综合开发、扶贫新村、新农村建设试点村、旱山村治理、渠系配套、水毁工程、病险水库整治、日元贷款生态建设等项第1页共4页目为载体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新、改建蓄水池2327口,新、改建山平塘644口,新改建排灌渠316.95公里,整治石河堰18处,新改建提灌站24座,建设保水蓄水塘坎12.86万米,整治病险水库7座的任务。要加快推进农村饮水安全设施建设,完成打井5.04万口,新、改建10处集中供水工程和一批分散供水工程,完成59座饮水功能水库的标准化整治,有效解决21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要大力开展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发动群众实施以“四水”(水池、水窖、水塘、水井)为代表的集雨节灌工程,严格实行节水管理措施,发展节水灌面2万亩。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和水环境监测,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60平方公里。今年我市工程蓄水仅为汛末蓄水计划的73%,大田蓄水为去年同期的60%,难以满足明年春灌需求。要高度重视蓄水、保水、提水,加强宣传,利用每次降雨过程,采取堵溪截流、拦河扎堰、引水入库等措施进行蓄水,严禁弃水发电和放水捕鱼,并适当增加冬季囤水田面积。(二)道路建设。农村道路是“十一五”交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按照省上的部署,结合我市实际,“十一五”全市农村公路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建设村级道路3780公里,实现所有乡镇通油路或水泥路,所有的建制村通公路,其中60%的村通水泥路或油路,基本形成农村公路运输网络,基本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求。市委市政府决定我市要提前两年完成建设任务。今年村道建设任务已经由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8号文件印发,就是要新、改建村道1101.913公里,其中硬化404.315公里。建设任务不减,规划不变,必须确保完成。(三)农田建设。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保护耕地是基本国策。解决我市农业面临的地缺土劣问题,根本途径就是要在确保耕地数量的前提下,大力提高田土质量,以金土地工程、农业综合开发、沃土工程、测土配方施肥等项目为载体,抓好农田建设,使我市在“十一五”末,高产稳产农田面积达到70%以上。为此,在“十一五”期,将实施金土地工程40万亩,新增耕地4万亩以上;大力组织实施以中低产田土改造为中心的耕地整治和以秸秆还田、平衡施肥为主的“沃土工程”,完第2页共4页成中低产田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