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村两委换届前期工作调研报告关于农村“两委”换届选举的调查报告中共崔木镇委员会2014年8月24今年,是我县农村“两委”班子换届之年,镇党委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提前谋划,提早动手,由镇党委书记李乃兴同志牵头,组成3个专门调研组,通过座谈和走访的形式,深入全镇15个村开展调查研究。先后召开由包村干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村党支部委员、村委会委员、村党员代表、村民代表参加的各类座谈会15次,座谈人数达370余人。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农村“两委”领导班子现状分析我镇下辖15个行政村,村级两委班子运转正常,能够及时完成党委、政府安排工作任务,及时解决群众提出困难和要求。全镇共有村党组织书记15人,村委会主任11人,支部副书记1人,村委会副主任3人,其中,村党支部书记兼任村委会主任5人,涉及5个村。高中以上学历的21人(其中高中学历的19人,大学专科历的2人),占84%;36—45岁的4人,占总人数的16%;35岁以下的2人,占总人数的8%;45岁以上19人,45岁以上76%;全镇共有4个村选聘了大学生村官。存在主要问题:一是个别村干部文化程度低,不能胜任工-1-作;二是个别村干部组织纪律性较差,工作主动性差;三是个别村干部工作方式生、冷、硬群众意见大;四是个别村干部大局意识差,个人利益至上,群众感情淡漠;五是团结协作意识差,个别村存在两委班子主要负责人不和,导致群众意见大,农民增收不明显。二、上届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中出现的主要矛盾和问题;1、群众认识不到位。相当数量的村民缺乏民主意识、法制意识,对换届选举认识不清晰,态度不积极。也有部分农村干部群众抱着“事不关己”、“爱选谁选谁”,“选谁是谁”的第1页共3页消极模糊心态,被动应付甚至不愿参加选举。2、宗族观念浓厚。由于历史因素,宗族社会残留意识在村民中依然存在而且根深蒂固。有些村党支部书记发展党员时,侧重于发展自己的亲属及家族派系人员,抵制异己人员入党。相当一部分村民在看问题和处理问题时,首先想到的是家庭,其次是家族,再次是宗派。换届选举时,家族、宗派都可能形成一方势力,影响正常的选举工作。3、人选不理想。当前大量人口外出打工,农村文化程度高、头脑灵活人基本外出,留守人员以老年人、儿童为主,两委班子领头人没有理想人选,只能是矮子中选将军,虽然是人选出来了,群众感觉不满意。由于人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存在推动工作不力现象。三、本次换届态势预测分析:-2-一是村两委干部素质将得到大幅度提升。结合此次换届,我镇计划让一些年富力强、能力出众、有真知灼见的年轻干部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在岗村官条件成熟的转任村党支部书记,进一步激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二是进一步提升村干部队伍的整体文化水平。在此次换届中,我镇将提高对候选人文化程度的要求,原则设定两委会负责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预计此次换届完成时,我镇的村两委会主要负责人高中以上学历的将达到25人,占总人数100%(其中高中学历的19人,大学专科历的6人)。三是2014年我县村级干部待遇大幅提升,换届选举竞争会更加激烈,有利于我们选出德才兼备优秀干部。四、对候选人资格条件设定的意见建议;为有效防止不能胜任工作的人进入村级“两委”班子,对候选人尤其是“两委”班子正职的任职资格必须进行明确规定,增加刚性条款,严格按照规定给参选对象“画像”,把群众想选的、真正想为群众办事的人,纳入村两委班子。建议年龄条件设定在30岁至45岁,文化程度不低于高中,家庭无拖累(有利于全身心开展工作),提倡交叉任职,提倡异地任职,提倡全体选民进行信任投票,确定参选资格。建议在乡镇选拔第2页共3页一定数量干部(占行政村30%左右),在村上任职,加强村级干部力量,也有利于干部成长和后备干部培养,为乡镇换届打下基础。-3-五、对拉票贿选等违法违纪行为的查处建议;在选前和选中,抽调镇机关干部组成工作组,驻村开展指导工作,主要是对贿选行为、扰乱破坏选举秩序行为进行大力宣传打击,对排查出问题采取必要措施,及时化解处理;对经教育任然顽固不化的,采取强力措施严厉打击,形成威慑态势,以稳定选举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