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工商整顿工作计划一、“*”工作情况“*”期间,我局坚持以“*”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履行市场监管执法职能,深入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大力加强队伍建设,为促进我市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一)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根据国务院的部署,对扰乱市场秩序、危害社会安定的各类经济违法问题,积极展开整治工作。4年多以来,共查处各类经济违法案件44589宗,罚没入库6亿多元,发挥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中的主力军作用。特别是沉着应对了非典、禽流感、苏丹红等市场突发事件的考验和挑战,大力构筑食品安全放心体系,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和广大市民的充分肯定。同时积极开展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为全市40多万户经济组织建立了电子档案,根据企业的信用度将企业分成a、b、c、d四个管理类别,对不同类别的企业,实行不同距离的管理,并建立“红”、“黑”榜公示制度,目前已向社会公示的“红”榜信息有3093条,“黑”榜信息有5285条。(二)商标广告合同监管得到有效加强。一是建立了市局、分局和工商所三级商标管理网络,加大对商标侵权假冒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重点加强对商标印制企业的管理和对驰名、著名商标的保护工作,并从*年4月举办的第89届“广交会”开始,以驻会方式,在“广交会”开展商标执法工作。目前,全市共有注册商标9.2万件,注册量居XX省第一位、全国十大城市第三位,仅次于北京和上海;拥有中国驰名商标6件,XX省著名商标94件,*市著名商标331件。二是依法规范广告经营行为。共依法查处违法违章虚假广告案件3119宗,罚没金额990.57万元。根据市政府城市整治的工作部署,清理了乱设置的户外广告牌3564块、招牌广告86987块,推进了全市实施户外广告经营权拍卖工作。全市现有广告经营单位3499户,比2000年底增加了1222户;广告经营额5年平均增幅25.17%,2004年达到82.92亿万元。三是加强对合同的日常监管。“*”期间共办理动产抵押物登记1913宗,被担保的主合第1页共6页同金额57亿多元;调解合同纠纷17352宗,解决争议金额1.5亿多元;查处利用合同进行的违法案件439宗,罚没金额1434万元。同时积极开展企业诚信建设活动,目前全市已有“守合同重信用”企业2141家。(三)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发展壮大。积极推行工商登记改革。以人性化服务为要求,对企业注册登记窗口进行改造,推行延时服务、“一纸清”等措施,不断提高注册登记服务质量。成立市民营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和民营企业投诉中心,制订了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有力地促进了我市民营经济的发展。2004年,我市私营企业总户数首次超过同期的国有、集体企业。至今年6月底,我市共有私营企业107046户,个体工商户261437户,分别比2000年底增长了124%和16%。外商在穗投资呈现数量增加、规模扩大、质量提高的良好发展势头。全市累计登记注册的外商投资企业达8031户,投资总额574.28亿美元,注册资本290.49亿美元。我市汽车制造业的外资项目发展尤为迅速,对我市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四)消保维权工作取得较大进展。市局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中心建立了三级申诉举报受理机构、三级执法队伍和两级督查的综合执法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由105家大中型商贸企业参加的维权社会网络和由30个政府职能部门组成的维权协作网络。“*”以来,共接消费者来电、来访、来函95.3万件,其中受理申诉举报19.3万宗,办结率达96%,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亿8千万元,罚没入库5370万元。我局12315指挥中心先后荣获全国工商系统“先进集体”、中国消费者基金会“保护消费者杯”等30多项荣誉称号。(五)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期间,为适应形势发展变化和市场监管执法的需要,我局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力度,全系统干部大专以上学历达到74.2%,本科以上占26%,研究生以上占2.5%。大力开展以“五化”建设为内容的基层工商所建设,95%以上的工商所拥有自有产权的办公场地,为全市40多万户经济组织建立了电子化的户籍档案,初步构建了市局-分局-工商所三级联网系统,信息化建设迈出重大步伐。二、“*”规划第2页共6页“*”期间,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将逐步完善,经济全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