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关于教育有关问题调研报告按照20XX年年初市教育局总体工作安排,2月13日——2月21日,市教育局党委委员、政策法规科邵科长一行五人对各个县、市(区)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国家、省《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及国家、省领导和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市教育改革与发展提出具体的意见和建议等情况展开调研。为市教育局制定《xx市关于实施XX省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的意见》和制定十二五计划,全面部署市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略提供可资借鉴的材料。本次调研主要采取召开座谈会的形式,虚心听取各县、市(区)的心声。一是召开各县、市(区)教育局领导和有关机关干部参加的座谈会,二是由高级中学、职业技术学校、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代表参加的座谈会。与会的校长、教师代表、局机关领导及相关干部纷纷献言献策,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建议。现就本次具体调研情况报告如下:我们调研组一行来到各个县、市(区),认真听取和了县区域内学习《纲要》和国家、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情况、20XX工作经验和20XX年新打算。各县、市(区)均认真学习《纲要》和国家、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各有各的新打法。各县、市(区)教育均衡发展情况,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民族教育各阶段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投入、教师待遇、规范办学、切实减负等问题值得我们去特别关注。一、基本情况:“十一五”期间,各县、市(区)教育取得很大成就,教育改革发展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但长期困扰教育的一些根本问题依然存在,特别是在新形势下,一些与时代不相应的问题也凸显出来,特别是教师队伍老龄化、政府对教育投入不足、规范办学不到位、减负流于形式、教师培训实效性差、绩效工资、校园安全等情况比较严峻。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一是各阶段教师队伍建设尤其令人堪忧人民教师就如同我们的人民军队,是国家力量的象征。发展教育,教师为本。据不完全统计,我市有近四万教师,其中有70%—80﹪的教师在农村工作。在量上,双辽、伊通编制数不足,公主岭、梨树编制数超额,但第1页共6页实际胜任的教师缺口较大。在质上,农村中小学教师学历偏低、教育教学理念陈旧、年龄老化、身体健康状况不佳等诸多因素则成为制约我市教育发展的瓶颈。国家要实现教育均衡、可持续发展,就要切实地解决师资断层、年龄、专业结构不合理、教师合理补充的问题。目前,我市教师队伍现状如下:学前教育:公办园教师数量少、老龄化严重,孩子入园难。民办园教师层次复杂,绝大多数不合格,专业化程度极低,只是限于看孩子。小学教育:考试科目教师数量基本达到国家要求,非考试科目教师短缺(特别是心理健康教师几乎是空白),短缺学科为英语、计算机、体育、音乐、美术,体育、音乐、美术等学科教师,不仅短缺且多数为非本专业教师。导致开不齐科目,上不足课时。特岗教师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教师不足的问题,但市、镇仍旧没有得到补充。初中教育:市区xx县镇教师数量基本能满足教学需要(缺少物理、化学、生物科教师),但老龄化严重,且不均衡。办学比较好的学校教师数量明显不足,办学差的学校教师闲置,造成教育资源浪费,教师无用武之地。农村村小教师绝大多数质量差,教师结构不合理。调研中得知:辽河垦区红旗中学教师平均年龄55岁,其他县、市(区)绝大多数教师在30岁以上。高中教育:教师数量不足(特别缺少地理、政治、心理健康教育科教师),质量不高。近几年,学校自己招聘补充了部分教师,但因没有正式编制,名牌学校学生吸引不来,教师质量下滑。对教育质量产生严重影响,造成“小鸡下小蛋,小蛋孵小鸡”。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少,新形势下,专业化的技术性强的教师严重缺少,各职业学校都需要自己外聘专业教师。例如:伊通职教中心外聘教师30多名。二是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不足,办学举步维艰十一五期间,市、县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主要表现在:确保按时给教师发放工资,拖欠教师工资分年度已补发。但其他教育投入不足,“三个增长”基本没实现,统计数字只限于理论层面,国家不断加大教育投入,但是地方政府配套资金不到位。两区和城镇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不同,两区学校硬件建设现在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