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蔬菜批发市场的调查篇一:上海各大农产品批发市场比较分析上海各大农产品批发市场比较分析通过对各大市场的调研,我们认为上农批在上海市场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开展空间特别大。既然象上农批如此处于竞争比较剧烈环境中的市场也能获得较大的开展空间,农产品系统内其他批发市场开展条件更优,开展空间理应至少与上农批一样宽敞。随着曹安市场在近两年内外迁,江桥市场碰到开展瓶颈和外迁,七宝市场在近期外迁,铜川路水产市场明年搬迁,上农批已经成为中环线内、将要成为外环内最主要的综合批发市场和主要的蔬菜批发市场。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变得越来越有优势。除了浦东,不少浦西的市场需求将转到该市场。与现有多数市场相比,上农批土地储藏处于明显的领先位置。上海市场中,没有一家农产品批发市场在运营理念上能与上农批相比拼,存在较大的差距。新理念主导新方式。上农批的盈利方式在全国范围内都处于领先位置。单单电子买卖结算系统这个技术手段,就能让竞争对手在治理水平上表现得望尘莫及,更况且其他更多的方面?尽管就农产品(000061)系统内来说,鼓舞机制还存在着需要改善的方面(例如如何建立更长效的机制,如何更有效地鼓舞各大批发市场的中层骨干等),但是与系统以外的竞争对手相比,鼓舞机制明显处于领先位置。我们至少可以从四个方面看到上农批的增长空间(但不局限于这四个方面):一是新方式带来的盈利增长空间;二是市场自然的增长空间,包括人口增加制造的新的需求,世博会建立和举行带来的新的需求,临港新城建成带来的新的需求等;三是治理层积极开发新品种带来的增长空间,以及滚动开发带来的增长空间;四是转移需求带来的增长空间,主要是指因整个上海市场格局变革带来的由浦西向浦东的需求转移。上农批增长空间将会超过市场一般的预期。尽管目前上农批的猪肉,江桥市场的蔬菜,铜川路的水产,在整个上海农产品批发市场上构成三足鼎立之势,但是从综合实力看,上农批名列前茅。篇二:对接上海市农产品批发市场调研报告2关于我市农产品在上海市场销售情况的调查报告盐城市农业委员会2014年4月3日为进一步理解掌握上海农产品市场和我市农产品在沪销售情况,加快推进盐城农产品进入上海大市场,3月27日-29日,我委组织有关人员专程赴上海,就我市农产品与上海市场销售情况进展了调研,期间通过走访上海重点农副产品批发买卖市场、盐城在沪农副产品销售企业负责人以及盐城在沪农产品经纪人和销售门店(窗口)负责人,对上海市农产品需求情况、批发市场概况等有了一个初步理解,研究构成了推进农产品进入上海市场的初步计划与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上海市农产品消费情况上海市地处长江入海口,是我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GDP总量居中国城市之首,也是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我国首个自贸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所在地。截止2013年末,全市常住人口超过2400万人,流淌人口300万左右。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开展,上海以其特别的地理位臵和经济、人口优势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农副产品消费城市和主要集散地之一,对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并有着宏大的潜力和空间。据有关数据显示,上海全市每天粮食消费量约1.5万吨左右,蔬菜约1.8万吨,家禽需求量约15万只,生猪约4万头。常年农产品需求量在1000亿元以上,其中70%以上需要靠外地供应。二、上海市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概况近年来,上海市按照城市开展需求,通过加大、整合资源,不断加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建立力度,建立构成了一批大型综合性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据理解,目前全市拥有农产品超市卖场6000多家,批发市场39家。这次我们重点走访了江桥、江杨、松江、上海中心农产品批发市场、西郊国际农产品买卖中心等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详细情况如下:上海江桥农产品批发市场。位于上海西部的曹安路(312国道上海段)1936号,离沪宁高速公路和外环线江桥匝道口仅百米之距。市场占地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有买卖营业大棚3万多平方米、肉类买卖大厅6000平方米,可同时供2000多家客户进场买卖。市场于1992年9月开始建立,1994年10月建成开业。2002年8月14日起,通过改建扩容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