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海洋经济工作会议发言词这次全市海洋经济工作会议,是市委、市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全省海洋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海洋经济工作,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提高认识,创新思路,发挥比较优势,加快建设海洋经济强市,为“争当排头兵、实现新跨越”做出积极贡献。一会,书记还要做重要讲话,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就海洋经济工作讲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一、正确把握形势,进一步增强发展海洋经济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我市是海洋大市,海域辽阔,拥有近1000公里的海岸线,约占全省的1/3,海洋资源优势比较突出。历届市委、市政府都高度重视海洋经济发展,建市初期就在全省率先提出“以海兴市”、建设“海上”的发展战略。进入新世纪,又根据海洋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提出“四转变一跨越”的工作指导方针,确立了由渔业大市向海洋经济强市跨越的目标。近年来,又进一步突出了海洋的地位,在重新调整的城市定位中,把发展现代海洋产业确定为重要战略;在三大基地、五大产业群建设中,把水产品加工、船舶制造、滨海旅游等产业摆在重要位置;最近市里提出的突出发展现代制造、海洋经济、旅游物流、能源石化这四大支柱产业,也都与海洋息息相关。全市海洋产业素质逐步提升,海洋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年,全市海洋产业实现增加值355亿元,占全市gdp总量的25.9%,海洋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2∶45∶33。海洋经济已成为我市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增长点。(一)海洋渔业层次不断提升。年,全市水产品产量达到260万吨,人均1吨,占到全省的1/3、全国的1/20。远洋渔船发展到212艘,吨位达到6万多吨,捕捞产量达到8万吨,捕捞收入达到7亿元,位居全省第一。名优养殖占全部养殖产值的比重达到70%,藻类、海参、对虾等产量分别占到全省的86.6%、59%和47.6%。水产品出口达到5.2亿美元,占全市农业出口的60%。水产品总产量、产值等指标连续多年居全国地级第1页共13页市首位,保持了全国最大渔业生产加工基地的地位。(二)海洋工业规模不断壮大。全市海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886家,年加工能力达到300万吨,开发了多烯康胶丸、深海鱼油等十多种医药保健品,培植了好当家、宇王、泰祥、威东日等一批骨干龙头企业。引进了三星重工、成东等一批造船企业,船厂、黄海船厂、西霞口船厂等本土企业的修造船能力不断增强,全市船舶修造及配套企业发展到75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5家,造船完工量达到20万载重吨。年全市海洋工业增加值达到152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18%。(三)滨海旅游业发展不断加快。以打造千公里幸福海岸为主题,加强了旅游资源的整合与深度开发,组织实施了刘公岛博览园、赤山法华院、乳山口福地养生园等特色旅游项目,建成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处、省级旅游度假区4处、省级风景名胜区3处,其中国家4a级旅游景区达到4家。以海为主题,以“吃住游购”为中心,开发了海草房、海鲜店、游艇、帆船、渔家民俗等一批新的旅游项目和产品。(四)海洋交通运输能力不断增强。全市现有16家商港,其中国家一类开放港口3个,万吨级以上泊位16个,初步形成了包括通用码头、集装箱码头、石油煤炭码头、旅游码头在内的较为完善的港口体系。开通了19条至韩国、日本等地的海上客货运航线,远洋运输船舶发展到130艘,形成了通达国内沿海、辐射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综合运输体系。年,全市港口吞吐量超过2500万吨,其中集装箱吞吐量为38.2万国际标准箱。(五)海洋科技开发推广体系不断完善。大力实施“科技兴海”战略,先后建设了40多个国家级海洋水产科技示范园和示范基地,建成了3处国家863计划项目产业化基地,承担了30项国家863计划项目,引进开发推广了近300项重要海洋科技成果,基地和实施项目数量居全国地级市之首。年,全市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43亿元,占海洋产业增加值的12.1%。(六)海上能源开发不断深入。规划建设了华能中电、国华瑞丰、鲁能等7个风力发电项目,总装机容量161万千瓦,总投资259亿元。荣成石岛湾核电站、乳山红石顶核电站前期第2页共13页工作进展顺利,一期总投资达281亿元。海洋资源综合利用领域不断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