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数学课堂上体现多媒体技术工具性的思考南建朋浙江省洞头县第二中学(325701)内容摘要: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与学生处于同等的地位,教师是学习的主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展开,一切的教学手段的利用,只是为了努力创造学习者可参与的环境,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传授知识和发展智能与素质培养统一起来,也因此,多媒体技术的地位早就得到了准确的定位:它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辅助工具!于是,如何最充分的发挥其工具性作用,便是教师备课时最需要思考与课堂上最应该把握之事。本文通过几个具体的事例比较,阐述了新时期下数学课堂使用多媒体技术的同时应该充分发挥黑板的信息强化与解题示范功能,更明确指出了课件的使用只应该是为了解决某一个数学问题或教学矛盾时使用,课件的使用只是为了辅助教学。关健词: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工具课堂教学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与学生处于同等的地位,教师是学习的主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展开,一切的教学手段的利用,只是为了努力创造学习者可参与的环境,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传授知识和发展智能与素质培养统一起来。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与迅速推广,对学校课堂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几年时间内,课堂教学设备经历了从录音机+幻灯机-→计算机+电视机-→计算机+投影仪-→计算机房的变革。多媒体信息技术能够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直接参与学习,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增加课堂教学容量,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课堂效率甚至解决了许多以往无法解决的教学矛盾。新时期的教师都在虚心学习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并大量的应用,这是种可喜的现象。只是,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如何正确的使用多媒体技术,为教育教学服务,是新时期下每个教师应该深思的问题。一、多媒体应用,提倡黑板主板书多媒体技术应用刚起步那几年,众多教师纷纷制作多媒体课件,尤其是PPT课件制作成了课件的主流形式。案例一:信息技术刚刚起步那几年,曾带着毕恭毕敬的心听过一堂市级优质课,内容是立体几何。教师把整个教学过程作成了一个课件,甚至把题目的解答过程统统的做到课件里去,鼠标一按,解答一步步就呈现出来,整堂课居然没有用到一次粉笔板书。整堂课没有了师生互动,没有了学生的生成,只有教师的预设。学生整个思维都被教师和课件拽着走,由于课堂容量过大,听课教师都感到眼花缭乱,学生之累是可想而知。这是一个呆板的课堂,这样的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当然受到了批判,现在的课堂都讲究多媒体呈现与黑板板书相结合,而且都还是以黑板为主,这绝对是信息技术应用理念的一个巨大的进步。案例二:这是一个市级研讨课的课件(05年5月),整堂课除了第6张幻灯片讲解例2时可以使用一下黑板外其余亦可以一点了之,无需使用黑板,或者说,无黑板可用之处,甚至把零点的概念、意义与求法都一点了之。这样的课件不很理想。点击图片打开课件实例案例三:这是本人的一堂市公开课课件(05年6月)。虽然把例一二三的序号省去,虽然每个步骤之间可以灵活切换、可以自由选择先后,但由于本堂课过分应用信息技术而弱化了黑板的地位与功能,在上课的过程中,一直有一种被课件牵着鼻子的感觉,感觉缚手缚脚的,很不顺畅,自己放不开,学生亦难受。这样的课件同样影响了课堂教学。第18分钟板书第40分钟板书点击图片打开课件实例案例四:这是第三届全国优质课的一个课件(06年)。本课件制作非常精细致,充分利用了信息技术的优点,节约了抄题、作图、解答、演示时间,提高了课堂教学容量,提高了教学效率。在课件中第3张幻灯片例1(1)小题的分析中,教师预设的非常充分,对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了一一列举,而且做了四个按纽,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予以灵活呈现,事实上,学生也确实回答了这四种情况,一切都在教师的掌握之中!佩服教师的预设与课堂组织能力的同时也不禁令人怀疑:学生能想出也只想出这四种解法是不是受到了教师的这四个按纽的暗示与提示?就这么四种解法吗?学生会怀疑教师的也只能想出这几种解法吗?若学生还有第五种解法,教师会怎么办?在解答时,学生只提了...